盛世还需谨慎
4月22日,国务院召开全国农村金融服务经验交流电视电话会议。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出重要批示,批示指出:“涉农金融机构要树立普惠金融理念,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努力下‘沉’经营重心,不脱农、多惠农,不断提升农村金融服务能力和水平。”(4月23日《人民日报》)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约三分之二的人口在农村。“三农”问题一直是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大问题,由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致使城乡差距不断加大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从2004年以来,中央一号文件连续11年聚焦“三农”,突显了中央重视“三农”、加快解决“三农”问题、推动农村经济发展步伐、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决心。
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因素有很多,其中农村金融的发展水平和服务能力是关键因素之一,所以加快完善农村金融体系、改进农村金融服务、培育新的农村金融组织历来是中央关注“三农”的一个重要课题。而目前我国农村金融发展滞后,虽然涉农贷款在逐年上升,但仍难以适应加快推进农村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需要。农村金融供给不足、服务网点覆盖率偏低、配套基础设施不完善、机构体系不健全、涉农保险缺乏创新等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金融服务“三农”的能力,严重制约了农村各项事业的发展,农民苦于缺少资金支持、迫于资金压力、考虑风险保障等,致使发展动力不足,农民的钱袋子不能尽快地鼓起来。
李克强总理的批示,强化了农村金融机构不脱农多惠农、努力下沉经营重心的主导思想,在加强金融对‘三农’的支持、拓宽“三农”资金投入渠道、健全和完善“三农”风险保障机制等方面,必将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对于提振农民发展信心、增加农民收入、助力鼓起农民的钱袋子具有重要的意义。
不脱农、多惠农,就要牢固树立普惠金融理念,优先保证“三农”投入稳定持续的增长,加大对农村、农民的“供血”力度,拓宽和畅通“输血”渠道,提高服务水平、创新服务方式,建立和完善全方位的风险保障机制,同时要积极培育新型金融组织、改变现有模式,加快推进农村金融改革、改善发展环境,增强农民抵御风险能力、减轻农民思想负担。下沉经营重心,才能确保把惠农政策落到实处,把利民服务落到实处,让农民乘上“顺风船”,增强发展动力和创业激情,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助力农民的钱袋子鼓起来。进一步顺利推进农业产业化、现代化的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建设进程,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上取得新进展,为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