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肠笔记
日前,为深入开展“五一”前后执纪监督工作,深化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落实,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开通纠正“四风”监督举报直通车,其中设置了“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案件每周通报”专栏,对各地区各部门查处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案件,点名道姓公开曝光,每周一公布。
从14日栏目首次公布的220起违规典型案件来看。中纪委此次创办的这份“作风周报”可谓是内容丰富而具体,时间、地点、人物、事由都交代得十分详尽。那么,作为创办者,中纪委对这份“周报”的预期“读者”都有哪些呢?笔者以为主要应有三个群体。
首先当然是“故事主人公”。过去一些单位在通报反面典型案例的过程中,习惯用“某某”、“XX”来屏蔽具体的人和事。国人素来讲究“人活一张脸,树活一张皮”,这种“保全面子”、“人艰不拆”处理方式不仅无法发挥教育震慑作用,反而助长了违纪者“不碍事”的心理。此次中纪委的通报中,窗户纸已然被捅破。而违规者被置于聚光灯下,成为“千夫所指”,面红耳赤之余也定会感受到一种“多么痛的领悟”。所以说,点名曝光本身就是为了给违规干部一个“面子上”的惩处和“灵魂上”的教训。从而达到当事人想起来就后怕,更不敢“重蹈覆辙”的效果。
其次则是“侥幸观望者”。中央“八项规定”出台以来,从中央到地方查处了不少违纪违规干部,对作风问题形成了强大的威慑力。然而,在党员干部队伍中仍不乏心存侥幸的观望者,有的认为“杀鸡不关猴的事”,“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台”,在作风问题上依旧我行我素;有的则认为“风口浪尖”躲一阵就过去了,骨子里随时潜伏着“跃跃一试”的冲动。中纪委坚持每周公布违反八项规定行为,首次公布就多大200多起,如此高频度、高密度的通报批评,体现的是一种作风不改利剑高悬的态度,以及久久为功驰而不息的力度。这无疑给侥幸观望者敲响了一记警钟:“下一个就会是你”,更能使之心存敬畏,行有所止。
最后还有“围观群众”。党员干部作风如何,群众一直都十分关注,党员干部的作风问题,群众更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中纪委定期曝光干部违规违纪行为,就是主动迎合满足群众“求真相”的欲望和需求。另一方面,我们党自曝“家丑”,是为了让群众看到中央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坚决反“四风”、零容忍反腐败的决心,彰显了其直面问题的勇气和解决问题的信心,展示了邀请公众积极参与反腐倡廉建设并主动接受监督的诚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