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水书生
相比而言,基层干部身处一线,工作条件艰苦,收入待遇不高,而且由于基层机构级别较低,在基层干部身上存在“机会”少、升迁慢的现象。新颁布的《干部选拔任用条例》,明确指出“树立注重基层的导向”,不仅给干部选拔培养工作进一步营造了务实氛围,也给广大基层干部添了干事创业、服务群众的“奔头”与动力。
形成干部扎根基层、来自基层的科学导向。基层需要人,更锻炼人。从现实来看,凡是有过长期基层工作经历的干部,群众感情往往比较强烈,群众基础往往十分雄厚,工作方法往往周到全面,相反,一些“三门干部”容易犯些决策脱离实际、讲话繁缛“八股”、管理“纸上谈兵”的低级错误。既要把好中高级干部选拔的“基层经历关”,防止“干部不接地气让群众受气”现象的发生,更要从“娃娃做起”,通过重视做好大学生村官、选调生等年轻干部的选拔培养工作,让他们在一线坚持“学、研、用”结合,完善基层干部“传、帮、带”,培养梯次后备干部队伍,让越来越多有群众感情、懂基层实际、善于群众工作的有为干部脱颖而出。
选拔培养干部加大向基层倾斜的力度。“用一贤而群贤毕至,见贤思齐蔚然成风”。在基层干部队伍里,有很多积极认真落实上级精神,热心周到服务乡亲街坊的“老实人”“好干部”。干部选拔要加大向基层干部倾斜的力度,各级党委和组织部门要善于发现和宣传“最美基层干部”,重用和培养基层干部,让基层干部在初始提名过程中“有机会”,民主推荐时“受重视”,组织任用决定“能露头”,营造公平公正的环境,全面评价基层干部的长处与不足,给基层干部量身定做“教育培训”和岗位锻炼综合“菜单”,感情上加强联系,工作上加强指导,生活上加强关心,让基层干部的“奔头、干头”转化成群众受惠得利的幸福感和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