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伟
据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官方微博“豫法阳光”消息,10下午,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对广东省委原常委、统战部原部长周镇宏受贿、巨额财产来源不明案作出复核宣判,裁定核准信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对被告人周镇宏的一审判决,决定执行死刑,缓期二年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2014年4月10日人民网法治频道)
应该说,自古以来没有几个当官之人死于饥寒,但死于敛财的每个朝代都有;人不可能把金钱带入坟墓,但金钱却能把人带入坟墓。徘徊在地狱门前的周镇宏,无疑是典型的例证。
记得老一辈革命家陶铸说过,一个“物欲”很强的人,一定是缺乏理想、趣味低级、精神生活很空虚的人;也是生活极可悲的人。因为沉湎于“物质”的诱惑,则如跌进蜜里的苍蝇,永难自拔。特别是地狱到天堂,万里之遥;天堂到地狱,一念之差。当一个人眼里只有金钱的时候,他的一只脚已经踏入了地狱的门槛。
所以,智者为官,替国分忧,为民解难,鞠躬尽瘁,一生尽得平安;愚人居吏,为己谋财,弄权求利,机关算尽,永世难求幸福。笔者认为,对于周镇宏案的复核宣判,不仅给我们再次敲响“多行不义必自毙,廉洁奉公方为人”的警钟,也给我们留下三点深刻警示。
其一,马行千里不失蹄,只因步步谨慎;人生一世少错误,就在警钟长鸣。党员干部一定要运用周镇宏的案例告诫自己,在张口的时候要揣摩这话该不该说,在伸手的时候要掂量掂量这样做的后果是什么,在迈腿的时候要考虑这个地方该不该去,严守法纪法规,始终不越雷池,永远不闯红灯。要切记:只要做了,不可能不留下痕迹;只要伸手了,迟早都会被抓住。
其二,人过留名,雁过留声;人生在世,名节最重。名节重于生命的从政者,定能严于律己名垂青史;私欲高于道德的掌权人,必将疏于约束滑入陷阱。周镇宏的今天足以警醒我们的党员干部,要深刻地认识到,一个人一旦失去自律,就必然消极颓废,丧失斗志,腐化堕落,那么,自己经过多年拼搏奋斗赢得的尊重和荣誉,也会烟消云散,不仅本人声誉尽毁,其父母、妻儿及其他亲人也会因此而蒙羞,岂不是自取其辱,悲哉哀哉。
其三,权力是一柄双刃剑,“风光”和“风险”并存。掌权之人必须自觉做到“三个珍惜”,即:珍惜党和人民的培养、信任;珍惜自己的政治生命;珍惜为党工作、为人民服务的机会,在政治上把握住方向,感情上把握住原则,行动上把握住分寸,生活上把握住小节,在各种透惑面前稳得住心神、管得住手脚、把得住操守,紧紧系牢 “安全带”,筑起“防火墙”。这样,才能保证自己不为权力的“双刃剑”所伤,才能化解“风险”,让“风光”永存,使自己的命运真正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否则,就会像周镇宏一样徘徊在地狱门前。
相关专题 |
· 林伟文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