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别让“半夜鸡叫”闪了公共政策的腰

石家友

2014年03月28日14:41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3月25日19点,杭州市政府宣布,自第二日零时起,对小客车采取控制总量和“错峰限行”调整的双重措施。突然出台的“限牌令”,让不少老百姓心里更加添堵:民生政策为何上演“半夜鸡叫”?(3月27日新京报)

此前,当地已多次出现限牌传闻。每次的既定模式为:4S店发布即将限牌消息—杭州车市升温—政府相关部门辟谣。唯一不同的是,喊了多次“狼来了”以后,这次“狼”真的来了 。

公众的质疑在于,为什么这次限牌又是“突然袭击”,只给大家留了5个小时?26日,市政府相关部门负责人对此解释,发布会选择在晚上7点召开,学习的是“天津模式”。言之凿凿,颇有“前面有车,后面有辙”的理据。

所谓“天津模式”说的是,2013年12月22日晚间,天津环保部门发布重污染天气预警,提出从23日零时起实施限行。面对舆情的反弹,随后交管部门又宣布限号政策暂不执行。不同之处在于,天津的那个“模式”,在舆论的批评下,最后演变成了不折不扣的“乌龙”。拿这样的一个“模式”,作为“半夜鸡叫”的依据,最起码不值得点赞。 

车辆限牌也好,错峰限行也罢,着眼点都在大气污染的治理。确实,包括大气污染在内的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形势日益严峻。作为政府来说,限牌与限行,都是“向雾霾宣战”措施的选项。但限牌与限行,又关乎公众的日常生活与权益保障。限牌,会让一部分人的购车成本上升;限行,会在一定程度上“扰乱”一部分人的生活规律。

因此,事关公众生活与权益的公共政策,其酝酿与出台、发布与实施,最忌讳的,就是突袭式的“半夜鸡叫”。任何一项公共政策,酝酿与出台的过程,必然是一个公众广泛关心、参与的过程。公众参与越广泛、越深入,公共政策的初衷,越能为最大多数人所理解、所支持。在这一前提下,政策的发布才不会“突兀”,实施起来才会更顺畅。 

以十八届三中全会为标志,我国开启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征程。全面深化改革的目标之一,就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而每一项公共政策的出台与实施,都是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检验。政策本身的公信度,政府决策的透明度,公众对政策的支持度,都直接或间接影响着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指标”。如果公共政策总让“半夜鸡叫”闪了腰,国家的治理能力又从何谈起呢?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实习生、谢磊)
相关专题
· 石家友文集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