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伟
由于心有贪念,我开始大肆敛财。这是原甘肃省张掖市滨河新区暨张掖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委员会副主任(副县级)、张掖市甘州区城乡建设局局长、张掖市城市垃圾处理厂厂长及张掖市甘州区兴达城建投资开发建设有限公司经理李兴忠的忏悔语。(2014年3月25日《检察日报》)
应该说,人生在世,必然会面临各种诱惑,尤其是金钱的诱惑。因此,人是需要控制贪欲的;否则,企图以“蛇口”吞“大象”,就会引火烧身。李兴忠就是最典型的佐证。
水滴石穿非一时之能,绳锯木断非一日之功。同样道理,党员干部从廉洁到不廉洁,也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它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是一种量变到质变的演进。李兴忠的第一次“伸手”,就是从一个“信封”开始的。用李兴忠的忏悔语说,“我虽然也想拒绝,但金钱的诱惑在思想搏斗的过程中占据了上风,那是我收受的第一笔贿金。那之后的几天时间里,我的心里都不是滋味,总感觉心神不定、坐卧不安。”
正所谓“万事开头难”,有了第一次,就会有第二次、第三次……这是一个单一的犯罪细胞的简单生成过程,它会让人不知不觉地坠入罪恶的泥潭。特别是综观近年来落马贪官一步步走向堕落的过程,普遍反映出一点,都是从一些不起眼的小便宜、小利益开始的,侥幸过后,私欲膨胀不断诱发,拒腐防变的警惕性逐步瓦解,渐渐淡忘了党性原则,降低了做人做官的标准,放松了自我要求,一步步陷入不可自拔的境地。李兴忠的“前车之覆”,就是最好的“后车之鉴”。
正像古人所说的,“贪不在多,一二分钱,便如千百万。”从廉洁到不廉洁,不在于收了别人多少东西,而在于是否伸了手。逾越了这个原则界限,一念之差,性质就完全变了。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有的贪官搞腐败,自认为是单干,是神不知鬼不觉,不讲谁也不知道,只有“天知、地知、你知、我知”,纵有孙悟空的火眼金睛,也难以查出破绽,寻出蛛丝马迹。但他们却忘记了中国的几句老话:“路上说话,草里有人”,“世界上没有不透风的墙”,“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李兴忠的贪腐也没有打着灯笼、举着火把、放着鞭炮,最终还不是照样露出水面、水落石出。
所以,告诫各级党员干部千万不要存在侥幸心理,千万不要认为自己手段高明,拿了、贪了无人知晓。“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这是绝对的“真理”,瞒得了一时,瞒不住一世。
对身外之物,一定要有铁石心肠,要切记“纵有房万间,睡觉不过是一张床;纵有钱万贯,一日不过三餐”的道理,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顶得住诱惑,管得住小节。要认清自己的身份,检点自己的言行,尊重自己的人格,珍惜自己的名誉,简单生活,简单为官,简单做人,小心谨慎地迈好人生的每一个脚步、登好人生的每一个台阶,切勿让一时糊涂坏了自己的“一世清名”。
相关专题 |
· 林伟文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