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伟
“干部少一些自在,群众就多一些自在。”一年多来,中央先后出台了《关于党政机关停止新建楼堂馆所和清理办公用房的通知》《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关于领导干部带头在公共场所禁烟有关事项的通知》等17项禁令,打造为政“戒尺”,将干部的吃、住、用、行等方面全面管起来,让干部少了自在。(2014年3月18日《人民日报》)
记得有名俗语叫“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规”和“矩”都是木匠使用的工具,没有“规”和“矩”,木匠当然无法做成标准的方形或圆形的东西。这句俗语所强调的就是做任何事都要有一定的规矩、规则、做法,否则就会一事无成。
各级党员干部作为人民公仆,更应该守好自己的规矩,即:党纪、国法、规章、制度、条例以及党内的严肃的组织要求等。这是工作所需、事业所需、发展所需,也是一名党员干部健康成长的必然要求。
我们都知道,中央先后出台的17项禁令,大到楼堂馆所、公务用车,小到贺卡、烟花爆竹等“灰色领域”,打造了360度的为政“戒尺”,为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反对“四风”提供了制度保障和有力抓手,也为各级党员干部的行为立下了17道“规矩”。各级党员干部必须坚持规矩面前人人平等,不为面子所为难,不为压力所动摇,不为人情所走样,做到坚持原则不动摇、履行程序不变通、遵守规矩不放松。
要知道,这17项禁令看似给党员干部设定了许多条条框框,“不仅管房、管车,还禁烟、禁吃喝”,“不仅管节日,连日常工作生活也被管了起来”,让人感觉不适应、“不自在”。但是,细细想来,这17项禁令无疑是给党员干部带上了“护身符”,是在关爱和保护党员干部。
近年来,有的党员干部养成了办公设施讲气派、公务用车讲档次、公款吃喝讲排场等奢靡习性,造成大量公共财政资金的浪费,受到了党纪国法的惩处;有的党员干部手中掌握着公权力,在迎来送往中混淆公与私、人情与贿赂的边界,在糖衣炮弹的侵袭,奢靡享乐等不正之风面前打了败仗,贪图安逸、耽于享受,入高档会所、泡歌厅舞厅,甚至寻求感官刺激,斗酒赌博,包养情人……走向了腐化堕落的不归路。究其原因,就在于他们懂规矩而不守规矩,最终难得“方圆”。
由此观之,17项禁令,禁的是铺张浪费,止的是公权滥用,防的是腐化堕落。这正像报道所言,“太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从严管理干部,就是要通过一桩桩具体事情、一条条监管禁令,细细编织管住权力的“笼子”。
正因如此,笔者认为,源清则流洁。17项禁令就像是17道“紧箍咒”,不仅“束缚”了一些党员干部往日“自由”的手脚,也让各级党员干部拥有了拒腐防变、抵御风险的“防身术”,多了一些敬畏之心。一事当前,想想是不是符合“规矩”,有没有超越边界,这既是对自身的一种约束,更是对自我的最好保护。
相关专题 |
· 林伟文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