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丽娟
“报告既有‘人命关天’‘舌尖上的安全’等温情表达,也有‘向贫困宣战’‘向污染宣战’的豪情气魄,说到了老百姓心坎里。”全国人大代表卜昌森说;“这样通俗易懂的语言表达,让人感觉亲切、有力度。”全国政协委员吴江说;“这样的话好懂、给力!”网友说。(2014年3月14日 新华网)
有相关数据显示,新一届中央政府第一份《政府工作报告》每秒都能获得超过100次“赞”,而从新华网《政府工作报告》起草纪实中我们更加读出,这份报告之所以能够如此“接地气,连民心、顺民意”,在于其能够“讲实话、交实底、出实招”,这“三实”之风让我们真实感受到了政府的责任和担当,各级领导干部需深入学习思考。
讲实话,在“接地气”中取信于民。企业家的呼声、专家学者的建议、人民群众的想法、社会各界的意见,从四面八方汇入起草组,使报告成为民意的“最大公约数”。而山东小伙韩磊关于大学生创业的建议也写进了《政府工作报告》,这让他非常激动。可以毫不夸张的说,这是一份踏踏实实,深入人心的报告,它的每一句话,甚至每一个字都是通过对民意的认真研究、汇总梳理和整合,在“接地气”中形成的具体意见和措施。“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通过体察民意讲出的“大实话”,不会降低政府公信力,只会更加取信于民,得到民众的理解和支持。林肯说过:“让人民知道的真相越多,这个国家就越安全”,因此,若想打造“阳光型政府”,各级政府部门需先学会“讲实话”。
交实底,在“连民心”中聚力于民。从交实底到出实招,李克强总理对报告起草提出一系列原则要求。“报告起草过程中,对于今年我国面临的国内外形势怎么说,是有过热烈讨论的。”起草组成员说。其目的是交实底,增信心。在历史新形势下,面对社会的热点问题,人民的难点问题,政府是该主动公开信息还是被动引起猜测,答案是显而易见的。可以这么说,各级政府部门所服务的对象便是人民群众,人民群众有权利知道政府的钱是怎么花的,花了多少钱?办了什么事?只有交出实底,才能广泛汇聚民智民意,使人民群众敢于并乐于参与到社会主义事业建设中来。民之所望,施政所向,各级政府部门也唯有学会“交实底”,把人民群众当成一家人,才能打造出真正的“服务型政府 ”。
出实招,在“顺民意”中惠泽于民。新一届中央政府所提交的这份《政府工作报告》可以说是被全国人民所高度关注,所有人都希望透过这个报告感受政府工作思路,了解全面深化改革“元年”工作安排。而这份报告也没有让人失望,“让失信者寸步难行,让守信者一路畅通。”“向贫困宣战,决不让贫困代代相传”……这样一句句朴实无华的句子让广大民众听来欢欣鼓舞,充满期待。这是一份“成功”的报告,因为它体现了“一切为了群众”这一党的工作根本出发点,做到了顺应民意;因为它清晰的反映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所遇到的瓶颈与难题,找准了问题所在。下一步,各级政府部门便需深入思考如何在实际当中“出实招”,制定出符合人民群众利益的决策,打造出“效能型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