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盘山农民
13日上午,非年非节,位于普洱市主干道振兴大道的云南省普洱市金孔雀交通运输集团有限公司(原云南思茅交通运输集团公司)门前,十个一万响的鞭炮摆成“V”字形燃放,公司门前挂着“贪腐分子沈培平被查处,罪有应得,大快人心”的横幅。(3月15日,福州晚报)
官员被查落马的新闻已经屡见不鲜了,随着中央新一届领导人加大反腐力度很多有问题的官员都无处遁形。沈培平是中央“打虎”以来,云南省落马的“第一只老虎”,也是今年以来第4个、十八大以来第22个被调查的省部级官员。说实在话,以前老百姓总担心中央反腐是走形式,但十八大以来的反腐疾风刮得很猛,李春城、衣俊卿、刘铁男、刘志军、倪发科、郭永祥、王素毅、李达球等一批高官接连倒下,显示了新一轮打“老虎”确实是真打实战。中央反腐工作持续高压推进,问题官员接踵落马,以实际行动表明:党中央抓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政治立场和决心是坚定不移的。同时,副省长被查,市民放鞭炮庆祝说明中央反腐成效得民心。
在老百姓心中,最痛恨的就是腐败。从古至今,多少腐败的官吏被百姓唾骂,严嵩、高俅、秦桧、和珅,百姓把这些贪官污吏写入文艺作品,世代相传。而对于清官,百姓的敬仰之情溢于言表。包拯、寇准、海瑞,这些有名的清官也许在其他方面并不出色,但就清廉一项,就足以让百姓世代铭记。这就是百姓对腐败的态度。如果一个官员真正能从人民利益出发,为人民办实事,办好事。那么这样的官员怎么会去侵害人民的利益呢?相反,会得到人民的拥护、爱戴,那人民应该会为这样的官员升迁放鞭炮,而不是被查处放鞭炮。副省长被查,市民放鞭炮庆祝这件事反映出,副省长沈培平在任职期间利用自己的权力严重侵害了人民群众利益,而人民群众碍于他的权力,敢怒不敢言。在权力被剥夺之后,人民群众通过放鞭炮的方式来表达对这位副省长过去作为的不满和愤怒,也是一种讽刺。
古人云:“政者正也。”为政者必须身正行事,办事公正,不以私利害公。每位党员干部都应该把廉洁自律作为“生命”来维护,在诱惑面前要学会放弃,在原则面前要学会坚守,做到操守可比寒梅、品格赛过修竹、气节重于泰山,无论腐败的邪风有多强劲,都要坚决抵制。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利益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正确对待个人的进退留转,能带头做到自重、自警、自省、自励,守住寂寞,耐住清贫,抵住诱惑,挡住干扰,经住考验。要严格遵纪守法和道德规范,严格遵守各项廉政法规制度,以完善的规章制度来约束自己,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增强自我约束能力,真正做到思想作风过硬,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为民,实实在在干事。坚持勤俭节约,讲求实效。在生活上保持艰苦奋斗的,顶得住诱惑,经得住考验,做到一身正气,一尘不染。 只有从思想上坚定清正廉洁,从行为上做到廉洁自律,从源头上遏制腐败,才能从根本上营造风清气正的党风和政风。
反腐败斗争具有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能一劳永逸,必须坚持“常”、“长”二字,一个是经常抓,一个是长期抓。事实上,如果做到公私分明、克己奉公、严格自律,意识到公款姓公,一分一厘都不能乱花;公权为民,一丝一毫都不能私用,又怎会落马?如果牢记“手莫伸,伸手必被捉”的道理,并有“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的自觉,不仅免于被捉的风险,还可称为廉洁标兵。那些落马的“老虎”,他们在歧途上越陷越深,他们天真地认为伸再多次手也没有被捉之虞,甚至自以为享有特权,法律的铁笼不可能关住自己的,殊不知,这是错估了形势,低估了中央的反腐决心,高估了自己的能量。
反腐成效得民心。可以预见,今年老虎苍蝇一起打的力度不会削弱,只会加强。随着反腐的不断深入,势必有更多的苍蝇、老虎乃至大老虎落马。同时,也希望政府官员们摆正位子,调整心态,与群众的关系会越来越融洽,让此类群众放鞭炮“庆祝”官员被查的新闻不再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