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巡视工作既要“开好门”也要“关好门”

林伟

2014年03月17日16:41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今年要全面完成对地方的常规巡视。要紧扣“四个着力”,瞪大眼睛发现问题,不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书记、中央巡视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王岐山15日出席中央巡视工作动员部署会议并讲话时如是说。(2014年3月16日《人民日报》

我们都知道,领导干部特别是党政一把手在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中担负着重要责任,权力很大,一旦自律不严出了问题,在一个地区、一个单位造成的负面影响将是很严重的。近年来,人们常常认为对主要领导干部的监督是“上级监督太远、同级监督太软、下级监督太难、组织监督太短、纪委监督太晚。”而开展巡视工作,正是对症下药,恰好解决了监督过程中存在的短板问题,是对领导干部的一次全面“政治体检”、“专家会诊”,是“上门送药”、“免费治疗”。

正像王岐山所说,巡视是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重要手段。党中央高度重视巡视工作。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三次听取汇报,习近平总书记均发表重要讲话,为巡视工作指明了方向。他强调,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二中、三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中央纪委三次全会部署,充分发挥巡视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中的作用,聚焦中心任务,强化党内监督,正风肃纪,围绕“四个着力”发现问题,形成持续有力震慑。

在笔者看来,衡量巡视工作会不会“走过场”,能不能找到“老虎”和“苍蝇”,使巡视工作产生应有的持续有力的威慑力量,首先要看有没有发现问题,其次要看处理发现的问题是否出手果断,敢动真格。发现问题要根据具体情况大胆创新巡视工作的方式方法,深入走群众路线,通过各种渠道广泛听取意见,畅通民意表达渠道。只有重视群众的力量,才能让更多的“老虎”和“苍蝇”被发现,被处理。这就是王岐山所说的“瞪大眼睛发现问题”。

特别是,对权力运行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中的苗头性问题更要深挖、细挖,对发现的问题要盯牢不放,直到“水落石出”,做到“巡视工作有期限,查处问题无期限”,不仅让“老虎”和“苍蝇”“无所遁形”,更让“老虎”和“苍蝇”没有“潜伏期”, 把“老虎”与“苍蝇”一网打尽。这就是王岐山所说的“不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由此观之,要紧扣“四个着力”,瞪大眼睛发现问题,不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必须把“开门工作”与“关门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开门工作”,即:要坚持走群众路线,广泛“接地气”,充分发动和依靠群众,广泛依靠群众发现问题线索,早发现、早报告、早查处,使群众真切感受到巡视工作的效用。“关门工作”,即:巡视反腐不能只是提交问题清单了事,更要防止各种渠道托关系、打招呼、走人情,使巡视发现的问题和线索束之高阁或久拖不决不了了之。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敲钟问响,跟踪落实,不达目的不收兵。尤其是在巡视回访时,要认真检查巡视时提出的整改建议的落实情况,始终把群众满意作为衡量巡视工作的“第一标准”。否则,巡视工作的实际效果将大打折扣甚至归零。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实习生、谢磊)
相关专题
· 林伟文集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