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君
13日上午,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胜利闭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人民大会堂金色大厅与中外记者见面并回答记者提问。在回答人民日报、人民网记者提问时,李克强说,“中国党和政府反对腐败的意志和决心是一贯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有贪必反、有腐必惩,取得新成效,我们会坚持不懈地做下去。”
“对于腐败分子和腐败行为,我们实行的是‘零容忍’。中国是法治国家,不论是谁,不论职位高低,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只要是触犯了党纪国法,就要依法依纪严肃查处、惩治。”李克强说,“腐败是人民政府的天敌,我们要用法治的思维,用制度来管权、管钱。今年要继续推进简政放权,而且要加快推进‘权力清单’公布,界定权力的边界,防止滥用权力。”李克强表示,对于社会公众高度关注的一些领域,比如像土地出让金收入、矿产权的转让等,要全面审计,要通过一系列的制度性措施,让权力寻租行为、让腐败现象无藏身之地。
我国正处于改革开放攻坚期、反腐治标关键期和公众舆情关切期,反腐败从撇清发展的寻租经济“水分”,滤掉社会的奢靡风气“糖分”,减少改革的利益冲突“戏份”等方面体现并仍将体现出经济治理、政治治理和社会治理的“多功能”。法者,天下之公器也。一个个贪官落马,我们抚掌称快。不仅打老虎,而且拍苍蝇,这传递着有案必查、有腐必惩的决心。
总理“零容忍”的要求,需要得以硬落实。只有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才能真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要用完善的法律体系和制度体系编织制度的笼子,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进一步查找“笼子”漏洞、体制障碍,制定完善有关职务权力运行的相关制度,使其进一步科学化、规范化。杜绝“有权不用,过期作废”,权力是“挣”来的,可以用来谋私牟利等歪风邪气,形成关键岗位、主要领导干部不能腐败、不敢腐败、不愿腐败的舆论氛围。
落实总理“零容忍”要求,要全面引入社会监督和问责机制。既要“弹钢琴”,也要“牵牛鼻子”,在深入分析腐败的多发领域、易发人群、突出环节的基础上,要抓好制度公开,将制度笼子的具体措施和细则在一定范围内公开,把制度落实情况置于群众的监督之下;坚持群众评判,积极探索力民主评议、民意调查等办法,引入群众评判机制,定期开展满意度测评,促进干部作风持续改进;加强作风专项督查,对那些顶风违纪、作风不实不正、群众意见突出的干部严厉查处,有效问责。
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反腐方式也越来越多样,各种“老虎”、“苍蝇”层出不穷,寻租路子也是五花八门。正与邪固然是辩证存在的,但是“邪魔高一尺、正道高一丈”。法治的根本目的就是坚决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始终确保正必压邪。高层着力强调“苍蝇老虎一起打”,是决心更是行动,既让贪官污吏身败名裂,又给心存侥幸者敲响丧钟。我们期待对腐败的“零容忍”通过“硬措施”规范起来,执行开去,严格下去,丧钟响起,形成“人人喊打”的局面。
相关专题 |
· 冬君文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