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公车改革是一场特权“阻击战”

何解

2014年03月12日15:32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启动公务用车制度改革”。短短十个字,意味着酝酿多年的公车改革将在今年得以启动。

公车改革社会关注度高。有调查显示,公车使用中“办公事占1/3、官员及亲属私用占1/3、司机私用占1/3”,公车购置及运行费用占“三公经费”总数6成以上,公车超标、公车私用等问题一直为公众所诟病。事实上,当公车上的铺张演变为“车轮上的腐败”,改变公车滥配、滥用的现实,推进公车改革,已经没有退路。

改则改矣,然而,社会上对公车改革中的疑虑却不容忽视:

一则,现有超标超配公车如何处理?去年底下发的反浪费《条例》明确,“取消的一般公务用车,采取公开招标、拍卖等方式公开处置。”但是谁能保证,某些机关干部不会利用“近水楼台”优势,在公车拍卖时玩起“自卖自买”、“半卖半送”的伎俩,造成国有资产流失?

二则,交通补贴会否成为变相福利?《条例》提出,“适度发放公务交通补贴”,谁又敢断言,某些上级部门不会一边领着车改补贴,一边以“借用”的名义长期占用下属单位或企业车辆,“票子”和“车子”两不耽误?

三则,变相专车能否真正得到遏制?《条例》规定,“严格按规定配备专车,不得擅自扩大专车配备范围”,谁又能担保,某些领导干部不会像配备秘书时,将专职秘书改称“相对固定”文秘人员那样,将专车换个名目改成“相对固定”用车?如此这般,无须尽数。

上述担忧绝非多余,现实的“版本”已经屡见不鲜,归根到底,这些都是少数官员权力观异化的结果。经济社会的发展,物质条件的改善,让一些公职人员在养尊处优中滋生了特权观念,心安理得地成为既得利益者。他们一朝权在手,从不“亏待”自己,办公要建高楼,喝酒要喝美酒,坐车要坐豪车,甚至置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于不顾,变着花样大搞权力自肥。从这个意义上讲,公车改革,无异于一场特权“阻击战”。

摒弃特权,需要官员“从心开始”,在灵魂深处进行自我革命。这方面,原保山地委书记杨善洲树起了一面旗帜。杨善洲下乡、出差,经常会让人搭乘他的顺风车,唯独自己的亲人例外。他的老伴因外出看病,坐过4次林场的吉普车,事后他向林场交了370元车费。对此,杨善洲解释:“车子是办公用的,不是接送家属子女的。我当领导有小车用,那些买不起车、买不起摩托车的人怎么办呢?想想这些,我觉得当个领导已经够‘特殊’的了,还想多占点其他的便宜,就太不应该了。”多一些这样的干部,公车改革会顺利得多。

撼山易,撼特权难。公车改革将矛头对准的是党政机关违规或超标配车的痼疾,触动的是利益既得者的特权“奶酪”,其阻力不言而喻。惟其难,才更显改革的价值。相关职能部门要有足够的准备,在制度设计、改革推进、政策落实上更具刚性、更有力度,防止公车改革的初衷跑偏落空。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实习生、谢磊)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