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雨轩
近年来,一阵阵恼人的“人情馈送风”迎面扑来, 令人躲不胜躲, 防不胜防。人情馈送风突出表现为我们常说的“随份子”、“随礼”。当下,婚丧嫁娶随礼、生日随礼、生孩子随礼、升学随礼、乔迁随礼······各种名目繁多的“礼”让人应接不暇。
随份子、随礼等人情馈送大致有两方面的起源。一方面起源和农耕文化密切相关,在生产力和生产方式比较落后的时期,婚丧嫁娶之类的大事,仅靠一家一户难以完成,通过凑份子,就可以帮助这家人渡过“难关”。另一方面起源于中国人重视情义,希望在礼尚往来的过程中,对挚爱亲朋表达祝福,延续友谊,增进感情。
显然,在现代社会,随份子、随礼这种互济互助形式已经没有多少存在的必要了。相反,人情馈送风的盛行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城乡居民的生产、生活。近来随份子、随礼名目越来越多, 范围逐渐放大, 花样也不断翻新,“礼情”份额也不断见涨,无论在城市还是在农村,人情馈送都已成为一笔不小的负担。笔者就曾听过身边朋友调侃:“结婚旺季和学生升学期已成为现金周转的困难期”。
而且,当下的人情馈送很大程度上已失去了其沟通情感的本来意义,已经“变了味”。变味的人情馈送源自人们的心态失衡。网罗当下人情馈送的种种心态,不难发现随份子、随礼已由最初的表达祝福和心意,变成了现在的“还债说”、“回收说”、“攀交说”、“无奈说”、“捞财说”、“面子说”······变味的人情馈送造成并助长了互相攀比、铺张浪费的不良风气,更令人担忧的是,随份子、随礼在一些地方还演变为变相的行贿索贿,成为部分人敛财、聚财的一种手段,助长了腐败现象的滋生蔓延。如不及时刹住变味的人情馈送风,势必导致社会主流价值观迷失、社会示范,终究影响社会和谐发展。
可以说,变味的人情馈送已成为一种社会公害。消除社会公害人人有责。社会各界都要为刹住这股人情馈送风积极行动起来,人人都拿出勇气,从自己做起, 从现在做起, 不送礼、不收礼。宣传等相关部门也应该把刹这股风作为当前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 在全社会大力倡导文明简朴的社会新风,杜绝攀比和浪费。同时,对领导干部要加强管理,健全相关管理制度规定,严格监督,强化问责。笔者相信,有了这样的提倡、规范和引导,我们就一定能刹住变了味的人情馈送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