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四则运算”是考核干部政绩“一份答卷”

干越白丁

2014年02月20日15:41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前不久,中组部印发的《关于改进地方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工作的通知》,既给坚持科学发展的干部“减压松绑”,又则给那些盲目片面追求GDP增长的干部戴上“紧箍咒”。理解和落实好考核新规,就要把握好其中的“加、减、乘、除”,运用“四则运算”来科学考核干部的政绩,督促干部以好的政绩向人民交上一份合格答卷。

加大社会指标考核力度。以往在一些地方,总认为“政绩不政绩,关键看经济”,导致许多干部误认为经济增长就是社会发展,片面追求经济指标的增长,而忽视了社会发展的整体推进。这次中组部印发的考核新规,从“五位一体”的总体部署出发,更加重视科技创新、教育文化、劳动就业、居民收入、社会保障、人民健康状况的考核。这意味着对干部政绩考核的内容更多、要求更高,从而引导干部更加注重统筹兼顾的原则,更加注重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齐步走”的实际成效。

减少对GDP盲目崇拜。如果把GDP作为唯一指标来考核政绩,就会造成一些地方不惜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GDP数字的增长,形成“数字出干部、干部出数字”的怪圈。这次中组部印发的考核新规,明确提出不能仅仅把GDP及增长率作为政绩评价的主要指标,不能搞GDP及增长率排名,不能单纯依此衡量地方发展成效,不能简单地依此评定下一级班子和干部的政绩和考核等次,不能简单地把经济增速与干部的德能勤绩廉画等号,不能作为干部提拔任用或末位淘汰等依据。这些刚性约束,有利于把干部从GDP的桎梏中解脱出来,腾出更多的精力投身于科学发展的轨道上来。

乘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降低GDP增长率这一指标的比重,并不意味着不要GDP、不要经济增长,而是要更加注重质量与效益、更加注重协调和可持续。这次中组部印发的考核新规,增加反映经济增长质量、效益和代价的指标考核,强化约束性指标考核,加大资源消耗、环境保护、消化产能过剩、安全生产等指标的权重,提出要由以往单纯比经济总量、比发展速度,转变为比发展质量、发展方式、发展后劲。这就倒逼干部把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大力调整产业结构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抓,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等问题,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把深化改革、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

除掉政绩焦虑和冲动症。不可否认,在一些地方,为了片面追求经济增长,有的急功近利,热衷于看得见、来得快的显绩,而忽视打基础、可持续的潜绩;有的目光短浅,只顾眼前,不谋长远,以高投入、高排放、高污染换取经济增长速度,造成生态严重破坏;有的盲目发展,拍脑袋决策、拍胸脯蛮干,造成资源严重浪费,留下“烂摊子”;有的新官不理旧账,不切实际另起炉灶、另搞一套,瞎折腾,不作为,乱作为。这次中组部印发的考核新规,明确提出注意识别和制止“形象工程”、“政绩工程”,制定违背科学发展行为责任追究办法,加强对政府债务状况的考核,加大对“三拍”干部问责力度,从而倡导“功成不必在我”的发展观念,凸显对盲目举债求增长等政绩冲动行为进行问责到底的决心。

制度的效用关键在于制度的执行。运用好“四则运算”,就要切实转变观念,结合各地实际,调整考核指标,完善考核方法,整合考核成果,形成科学的“指挥棒”和“风向标”,引导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把主要精力放到转方式、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上来,在全面深化改革中创造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政绩。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赵娟、谢磊)
相关专题
· 干越白丁文集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