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福林
当前,随着经济社会结构的不断变化,人民群众对党员干部服务意识期待的不断提升,基层群众工作中,难免会出现一些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甚至错综复杂、缠绕交织一起,为基层工作带来了不小的难度。不少基层干部因此而感觉到,对待群众工作,“硬办法不敢用,软办法没有用,新办法不会用,老办法不管用,简直就没办法用”,群众工作实在是太难了!
的确,在基层,“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无论什么政策决策、措施要求都会“压”到基层干部身上去推动、来落实,不可谓任务不重;做不好,群众有时不理解、不满意甚至会“刁难”,不可谓工作不难。这也难那也难,但是,最关键问题是难在干部的自身。只要党员干部能够“苦干实干、会干巧干、肯干愿干”,群众工作总是能够找到解决的“金钥匙”,从而“难者亦易矣”!
要培养踏实的优良作风,也即“苦干、实干”,这是做好群众工作的前提。“世界上的事情都是干出来的;不干,半点马克思主义也没有。”各级党员领导干部要甘当“老黄牛”,不做“甩手掌柜”,带领人民群众埋头苦干、真抓实干。要充分发挥党员领导干部的示范效应、榜样力量,把各方力量凝聚在一起,形成目标同向、上下同心、干群同力的工作格局。如此,再困难再复杂的基层工作也会“迎刃而解”。
要掌握灵活的方式方法,也即“会干、巧干”,这是做好群众工作的关键。党员干部尤其是基层干部要在平时工作中多积累经验、多思考总结,从普遍现象中找寻规律,从日常规律中建立规章,从而在群众工作规律中认识问题、寻得解法、推动工作。同时“法无定法”,“水无常势”,要分析具体情况,找准不同的“金钥匙”,才能开启千家万户“幸福之门”。
要提升服务群众的思想境界,也即“愿干、肯干”,这是做好群众工作的根本。只有对群众满怀真情,把服务当作一种理念、一种责任、一种境界,在群众工作中自觉贯彻落实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真心实意地为群众解难事、办好事、做实事,并坚持一辈子服务群众、造福人民,始终做到对群众之事“上心”,我们的工作才能让群众“称心”。
从优良的工作作风中可以觅得正确的方式方法,从优良的工作作风中能够彰显崇高的思想境界。每名党员干部应注重从“双百”人物中学习榜样力量,从无私奉献中坚守精神家园,从基层群众中获取力量源泉,从群众视野中制定对策措施,就一定不会使用“硬办法”让群众心寒,就一定不会使用“软办法”使群众心烦,就一定能在“老办法”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新办法”让群众心暖,从而使我们的工作让组织满意、令群众称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