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集聚“正能量”消减“负效应”

键在弦上

2014年02月19日10:45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正与负,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常用的一对词,比如正极与负极、正号与负号、“正能量”与“负效应”等,表达的基本上都是相对的意思。联系到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笔者的理解,就是集聚“正能量”、消减“负效应”。

何谓“正能量”?从字面上讲,毋容置疑,就是正面、健康、积极、乐观的东西。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而言,就是要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价值目标,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价值取向,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准则。相反的,“负效应”会使人产生负面、消极、歪曲、失望的情绪,这种状态是相当危险的,是一种“病态”。

经过了3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进步和成就。然而,随之而来的,是世界范围内思想文化的交流、交融、交锋,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思想意识的多元、多样、多变。我们必须认识到,一些“精神荒芜”的人群不断增加,他们缺乏明确的或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这种“信仰危机”、“精神危机”和“道德危机”正在侵蚀着中国社会的根基。

集聚“正能量”,践行核心价值观,必须倡导奉献,放大榜样的力量。具体来说,公务员可以用为群众办实事来诠释“敬业”,商家可以用为消费者提供货真价实的商品来代言“诚信”,每一个人都可以用帮助需要帮助的人来践行“友善”…… 我们不仅要赞扬“道德楷模”、“最美人物”、“中国好人”,要褒奖“见义勇为”、“助人为乐”,要崇尚“雷锋精神”、“廉政品格”,还要培养和践行这些高尚品质、崇高价值、淳朴风气,使“我为人人、人人为我”随时实地、就在身边。

消除“负效应”,必须增强“雾里看花”的辨别能力,化解负面情绪。激浊才能扬清,抑恶才能扬善。面对少数党员干部“不信马列信鬼神”、理想信念上“钙”缺失的信仰迷失,面对“毒胶囊事件”、 “扶老人反被讹”的缺德现象,面对铺张浪费、攀比奢华、崇尚“富二代”的拜金主义,面对造谣诽谤、污染环境、贪污腐败的丑恶行为,我们不能听之任之,应该挺身而出、敢于“亮剑”。必须让“信仰迷失者”受到教育、坚定信念,让“道德失范者”受到谴责、得到惩罚,让“拜金主义者”当头一棒、头脑清醒,让“行为丑恶者”付出代价、无处遮羞。唯有如此,才能澄清模糊认识、纠正错误行为、捍卫道德底线,引导人们自觉做良好社会价值观的践行者。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集聚“正能量”、消减“负效应”,就要明白应该坚持什么、反对什么,提倡什么、抵制什么,从而让正气得到弘扬,让邪气无处藏身。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谢磊、赵娟)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