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心理失衡”成贪官自毁“拐点”让谁望而止步?

林伟

2014年02月17日13:53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据《法制日报》报道:“工程上马,官员落马。”没想到自己成了这幕丑剧的主角。因利用职务之便为他人牟取利益,原浙江省温岭市东部产业集聚区管委会副主任王森淼,被控收受贿赂人民币53.3万元。近日,浙江省台州温岭市人民法院对此案进行一审宣判,王森淼犯受贿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十年二个月,并处没收财产人民币12万元,对其未退的赃款人民币43.3万元依法予以追缴,上缴国库。

正所谓“清廉是进步的阶梯,腐败是灭亡的快车。”没有思想上的清白,不可能有金钱上的廉洁;丧失金钱上的廉洁,就会导致道德上的堕落。王森淼就是一个典型的例证。

现年39岁的王森淼是浙江省温岭市人,曾担任温岭经济开发区上马工业区块开发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温岭市东部产业集聚区管委会副主任等职,主管道路、海堤、河道、桥梁等工程建设。随着职位的不断变化和提升,王森淼的交往面越来越宽,交往的人也越来越多,心理逐渐开始失衡。

有一廉政格言说得好,眼睛一旦盯住金钱,心灵便会失去光芒。而人生成长过程很长,自毁过程却很短,“心理失衡”恰恰正是王森淼走向受贿犯罪的最大“拐点”,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正像报道所言,眼看工程承包商们转瞬就成了腰缠万贯的大老板,王森淼琢磨:“既然他们都是通过我挣钱,那我为啥就不能稍微得到点补偿?”于是乎,一笔笔赤裸裸的权钱交易,使他在犯罪的路上渐行渐远。

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出,王森淼自毁的陷阱并非别人所挖,而是自己掘成的,是心理失衡、不能克制欲望和冲动的结果。尤其是盲目的攀比如同海上的暴风雨,使他的船偏离航线,迷失自我。因为当一个人心态失衡时,往往就会通过某种方式寻求“补偿”,以求得心理安慰,达到心态平衡。当手握重权的官员以错误的思维、错误的方式获得错误的“补偿”时,就会出现违法违纪现象,最终成为“手莫伸,伸手必被捉”的见证。这样的事例很多,教训更为深刻。

正因如此,笔者认为,王森淼因“心理失衡”而走向自毁,再次告诫我们:马行千里不失蹄,只因步步谨慎;人生一世少错误,就在警钟常鸣。党员干部要清醒认识自身所处的地位和肩负的责任,经常检视自己的思想与作风,反思他人堕落的教训并引以为戒,经常自我警示,不能有“左顾右盼”的攀比心理,心中不能失衡,要不为金钱所惑,不为名利所诱,不随波逐流,时时处处严格要求自己,清正自处,做到心正身正,守住自己的阵地。否则,利欲熏心,势必自毁,而一旦进了监狱,失去了自由,那就家庭、事业、人生什么都没了,那时候就算看到铁窗外面一只蜜蜂飞过都会羡慕不已,是何等的悲哀?

如此说来,吸取王森淼的教训,就要时刻提醒自己在心态上少一份急躁与轻浮,多一点冷静与稳重,少一些私心和杂念,多一些自警、自律和自省,始终以范仲淹“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态度对待大千世界,坚持“以敬畏之心对待权力,以淡泊之心对待名利,以警惕之心对待诱惑”,决不能因一时侥幸而痛恨终生,因盲目攀比而心态失衡,因不拘小节而以身试法,真正做到“心不动于微利之诱,目不眩于五色之惑”。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赵娟、谢磊)
相关专题
· 林伟文集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