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怎叫“不让老实人吃亏”走下“中国式谎言”的神坛?

华夏孝悌

2014年02月12日16:44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网上流行一个段子:“中国式谎言——餐馆:菜马上就来;同事:改天请你吃饭;领导:我简单讲两句;老公:在开会呢;三陪小姐:昨天才来,今刚上班;组织部:不让老实人吃亏;开发商:我们的房子是最物有所值的;医院:我们已经尽力了;教育部:再穷不能穷教育;纪委:说了就没你的事了 ;男人:爱你到永远;女人:我不爱你的钱。”

组织部门一句“不让老实人吃亏”,本意是树立干事者有机会、有舞台、有希望的选人用人导向,在干部队伍中形成尊敬老实人、学习老实人、重用老实人的良好氛围。然而,这么一句公道话却被网友们认为是谎言,纷纷拿来调侃,更是成为了微博、论坛以至于席间酒场常见的内涵段子,流传甚广、危害甚巨。

为何网友对“不让老实人吃亏”存在如此的偏见,他们对组织部选人用人的实情又了解多少?其实,选人用人并不是不透风的墙,选谁用谁群众都瞧在眼里。现实当中,那些沾亲带故者、溜须拍马者、送礼跑官者通常都能从掌握的“生存技巧”中获得实实在在的好处,而老实人虽然在工作中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但在交际上却不会油嘴滑舌、逢迎世故,在提拔等问题上较之前者总是吃亏,这已经是明显的事实。

被称为“老实”,无异于傻、笨、呆,“老实”成了没多大前途、看不到希望的代名词,而那些“会来事”的人,却是聪明、活、窍,反而非常有被提拔、平步青云的机会。为此,一部分“老实人”在得到所谓“清誉”后,依然能够坚持清高孤傲、不染污浊,通常几乎也没有什么上升的可能;而另一部分“老实人”却感到“压力山大”,急于摆脱头上的不怎么好听的“老实帽子”,去学习、去模仿,“表演”成功者,顺利进入“会来事阵营”,“高官厚禄”指日可待,不成功者,丢了原则、失了脸面,最终搞成了“四不像”。这是极不正常而又让人痛心的乱象。

解决乱象须寻根。只有把那些敢于坚持原则、干出成绩而又不搞歪门邪道的干部,在干部任用中重点考虑、提拔重用才是破除“不让老实人吃亏”“谎言”的根本之道。党的十八大指出,完善竞争性选拔干部方式,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不让老实人吃亏,不让投机钻营者得利。这表明了中央对于“老实型”干部的鲜明立场和原则。只有不让老实人吃亏,不让投机钻营者得利,才能真正实现风清气正,凝聚起为党和人民贡献力量的强大合力。

当下,俯下身子干实事的干部在广大干部中占主流,这是大局,是不能否认的。但同时我们也不能否认的是,还有一些干部比较浮躁,不能在自己工作岗位上踏踏实实地干工作。选人用人要公道,为此,组织部门要承担起为党和人民选人用人的职责,在干部的选用上坚持“公道”这个原则并抓好贯彻落实,切切实实为“老实人”敞开进步的大门,让他们看得到希望,干着有奔头。有理由相信,随着制度层面的不断健全,再加上有效的监督,选人用人公信度将进一步提升,“不让老实人吃亏”定会走下“中国式谎言”的神坛。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赵娟、谢磊)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