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家明
2013年7月,中央要求各级党委政府全面停止新建楼堂馆所,各级官员严格按国家规定标准使用办公用房。各级各地党政机关通过迁入多家单位、为办公室打隔断等方式进行整改。但部分地方的整改是为了糊弄上级,例如隔断出接待室,仍属局长专用。(1月22日《新京报》)
自7月份,中央颁布《关于党政机关停止新建楼堂馆所和清理办公用房的通知》以来,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一批严重超标的豪华办公室被“瘦身”、“整改”。让豪华办公室去掉“土豪范”,不仅有效遏制住了奢靡浪费之风,也在一定程度上密切了干群关系。
从整体上看,各地交出的“限建楼堂馆所”、“清退超标办公楼”成绩单是令人满意的,而且也获得了群众的认可。然而,在部分单位却存在“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把整改简单的变成糊弄上级检查的现象。比如打个隔断变身“接待室”、“休息室”等,其用途“仍属局长专用”。这种换汤不换药的假整改,除了能暂时蒙骗上级之外不会产生任何积极意义。
事实上,“打隔断”式的“假清理”就如“掩耳盗铃”,更加暴露出整改者的诚意缺失。部分干部之所以热衷于“假清理”,其根源还是在于部分领导干部没有从思想上认识到整改的重要意义,只是在中央高压态势下,为了检查过关不得已而为之。部分干部甚至幻想风头一过,把隔断打掉自己的办公室还会“涛声依旧”。
此外,“打隔断”式的“假整改”也会造成新的浪费。据报道,“部分单位改造办公用房又要考虑房子的构造、布局,又要考虑领导的‘喜好’,可能要花几十万元”。如此,多的资金用到民生领域岂不更得民心?如此“表演”,只能让清退超标办公用房的意义大打折扣,甚至“归零”。
要避免整改中“打隔断”式的暗渡陈仓,就要真正改变办公用房的用途。一方面,腾退出的办公用房,不能留给本单位“二次利用”,要划拨给缺房单位或通过出租、变卖的方式加以处理,让超标房没有死灰复燃的空间。另一方面,清退超标办公用房,相关单位不能“自弹自唱”。整改效果怎么样,要有一个客观评价。相信引入更多的外部监督,才会真正改变超标办公用房的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