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 彪
一个“占地5万亩、总投资60亿元、年产60万头肉牛”的政府招商项目,竟是“吹牛”项目,除了划拨的5万亩地是真的,其他都是假的。年关临近,随着不断有农民工讨薪,甘肃永昌这一戈壁养牛“神话”终于灰飞烟灭。(1月21日《新京报》)
招商成“招贼”,养牛变“吹牛”,上千农民工的工资被拖欠,责任在谁?其实,大家心知肚明。然而,当地政府还在“装糊涂”“耍乌龙”,以“到目前为止政府也没有签约”来开脱。事实上,“没有签约”的工程,却在招商审查中“一路绿灯”,而政府常务会还专门研究通过了土地划拨问题。现在,养牛项目成了“烂尾”工程,留下了一个大“窟窿”,接下来还将面临问责,政府又怎能“一推二六五”?
显然,这是“拍脑袋”决策惹的祸。媒体披露,对于这个全世界都没有的“神话般”的项目,很多人一开始就持有疑问,虽然政府也“十分谨慎”,可就是没有作深入的调查和充分的论证,就仓促上马了。“没签约”不代表“没决策”,否则审查就不会“一路绿灯”、土地就不会顺利划拨、领导就不会参加开工奠基了。因此,政府决策失误难辞其咎,被欠薪的农民工将责任直指政府也是理所当然的事。
现实中,类似这种“拍脑袋”决策造成严重失误的事例时有耳闻。有的政绩饥渴、好大喜功,听到个点子,自感不错,不管群众愿不愿意,头脑一热,就把千百万资金抛入连自己都看不到底的“梦幻”中,结果赔了夫人又折兵。究其原因,一是决策缺少有效的程序规范,没有充分论证就盲目决策;二是缺乏严格的问责机制,决策失误后不需要买单,或以集体决策为由推卸责任,导致“拍脑袋”决策屡禁不止。
防治这种“吹牛”项目和烂尾工程,必须遏止“拍脑袋”决策。不但要通过完善重大决策的规则程序,畅通渠道广泛集中民智,使决策真正建立在科学民主的基础上,更要严格执行责任追究制,切实让那些“拍脑袋”决策者,为失误埋单并付出沉重代价,已离任的也要一追到底。只有这样,才能有效规避这种“吹牛”项目和烂尾工程的不断重现。
相关专题 |
· 付彪文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