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看人下菜”根子在服务意识“跑偏”

何解

2014年01月20日14:49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日前,公安部副部长黄明在与陕西榆林市县公安机关户籍管理部门负责同志和基层所队户籍民警座谈时强调,要通过进一步创新机制、提升素质、提高效率、严肃法纪,坚决兑现解决办证难承诺,依照法规该办的要利利索索、顺顺当当地办,不该办的不论是谁都坚决不办,绝不允许看人下菜、为难群众。(据1月19日中国新闻网)

去年下半年以来,媒体报道了河北武邑县的周某为办护照,从北京到老家往返6次,跑了三千公里才办好;江苏的狄某为办营业执照,往返11次;郑州的准妈妈张女士4个月内跑社区近20趟仍未办下准生证。办护照6趟,办营业执照11趟,办准生证20趟……凡此种种,不一而足。《新京报》有份调查显示,80.9%的受访者表示自己遭遇过“办证难”报道中类似的事情。

公众对“办证难”现象诟病不断,这当中,既有规章制度不健全的问题,也有便民措施不具体的问题,而更重要的,恐怕还是少数公职人员在对待群众的感情上、态度上、作风上有问题。现在一些政府部门的办事人员,缺乏为民服务之心,自私、势利、傲慢、粗俗,不给好处不办事,给了好处乱办事。在他们那里,“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成为常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变成了“看人下菜”的选择性服务,普通老百姓因此饱受折腾。

说到“看人下菜”,想起了陈毅同志的一则轶事。刚解放时,有一次,陈毅市长带着警卫员去一个店子吃饭,要了两碗阳春面,只听服务员吆喝“一十两碗阳春面”。后来进来几个农民吃面,又听到服务员吆喝“十一几碗阳春面”。陈毅发现,他和几个农民点的都是阳春面,自己的面多、肉多、碗大,而农民那边的则面少、肉少、碗小,价格却是一样的。陈毅就把服务员叫来询问原因:你说的“一十”、“十一”是什么意思?服务员解释:“一十”就是“干”,意思是“干部”来了,面要多点;“十一”就是“土”,指老百姓是“土老帽”,面自然要少些。陈毅听了十分生气,对他们进行了严厉批评。

现代社会的逐利法则,对公职人员的冲击很大。为大众还是为大款,为人民服务还是为人民币服务,更为尖锐地摆在党员干部面前。有的干部口头上关爱老百姓,实际上生活关心老大,利益上关照老板,所谓“与群众远距离、与领导近距离、与老板零距离”,归根到底,是他们服务群众的意识跑偏了,对群众的感情疏远了。

便民利民不只是一句口号,而是由党的根本宗旨决定的。各级党政机关、党员干部必须坚守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把群众的所思所盼、所愿所需,作为谋事干事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把群众需要作为工作的第一选择,确保老百姓不用找人、不托关系就能方便地办成事,让为人民服务回归正途。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赵娟、谢磊)
相关专题
· 何解文集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