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宇
坊间流传着一则小故事:京城的大部分交警手中都有一份需要牢牢记住的车牌号清单,因为一个不经意,就可能错拦下一部高级官员的“座驾”。可见,百姓眼中,公车即是公权力的象征。
“公车猛于虎”,长期以来,公车私用、超编超标配置、虚开加油与维修费用等“车轮腐败”问题饱受诟病,百姓期待改革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在历经车改20年风雨之后,《条例》的出台又一次唤醒群众对车改的期待。
近日,五粮液集团与江西新余大规模拍卖公车的行为也是褒贬不一,赞成者认为车改取得实质性进展,质疑者担心此次车改亦如以往“昙花一现”,更有批评者对拍卖现场诸如悍马、奥迪等超标车“横行”数载表示强烈不满。笔者看来,就此认为“车改进入实质性阶段”还为时尚早,以“拍卖+车补”的形式取代公务用车会否成为有过之而无不及的新福利仍有待时间检验。
“旧车价超新车价”,五粮液集团公车拍卖始终难以摆脱“作秀”嫌疑。一方面,云南、西藏、上海等地竞买者远赴四川购置“二手车”,有悖于二手车买卖“地域就近”原则;另一方面,频频高出同款新车市场价的拍卖价格也令人费解。面对“虚高”的拍卖价格,不禁有此一问,是否存在与五粮液经销商利益相关的“钱动力”?
而江西新余的车改新政,一如既往延续了辽阳、杭州等地的“车补”举措,个人交通补贴共分9档,300-2500元不等。如此这般,就需要警惕不愿意放弃公车既得利益者的“小心思”、“小算盘”,试图通过车改,把“车补”转化为“钱动力”,将公车福利由暗变明,由小暧昧变成大张旗鼓。
公车改革任重道远,取消一般公务用车、公车拍卖、发放“车补”只是车改“摸着石头过河”的第一步,车改的“潜动力”是要真正触动“特权者的奶酪”,让车改源源不断发力。因此,车改的关键不应纠结于车补到底如何发放,而是要警惕车改“潜动力”因“车补”滋生“钱动力”,要从特权思想入手,从上至下彻底革除“车轮腐败”顽疾,才可避免《条例》“打打雷”、局地“下阵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