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用“禁令”实现公务员“优胜劣汰”

沙场秋点兵00

2014年01月10日11:27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去年,从中央到地方各项规定、禁令不断出台,2013年也因此被公务员称为“禁令年”。《新京报》就“中央禁令对公务员影响”的调查显示:全部受访者都表示中央禁令对其影响很大,主要表现在之前可以收到一些购物卡、烟酒之类的礼品,2013年后却没有收到任何礼品的受访者占到了79%。有93位受访者还表示“公务员不好当”。(《新京报》 1月9日)

一连串的禁令——大到楼堂会馆、小到贺卡吸烟,让党风政风为之一振,更是换来群众的阵阵好评,拉近了党和群众关系。然而却有部分公务员却不能适应这种“清风”,在突然没有了各种隐性收入后决定离职转型。平心而论,公务员在养老、医疗等方面已经享受较优待遇,而这些彼此心照不宣、同时百姓也已心知肚明的隐性优待,事实上在助长特权思维,任由其发展一定会严重伤害民心。

中国几千年来都是官本位,中国共产党执政以后也难以避免这种“惯性”,因而公务员的金饭碗令许多人趋之若鹜,体制内的人更是优越重重。不同以往的禁令年出现,让许多人感慨“公务员不好当”,焉知这种 “不正常”恰恰应是共产党人、公务人员应有“正常”,两袖清风才能一身正气。如果真的有公务员因此而离职,对共产党和人民来说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入党之前,组织都会考察其入党动机是否端正,目的是打造一支纯洁、高尚、战斗力强的党员队伍。公务员队伍也是如此,如果费尽心机挤进体制内,目的是追求那点隐性收入和优厚福利,而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那么这一系列禁令正是考验其动机的最佳试金石。一直以来公务员队伍几乎都是“只进不出”,禁令正好打开了一个出口,让公务员实现生态上的“优胜劣汰”。

何为优?真正廉洁为民、坚守岗位、无私奉献,不计较个人得失,不以公谋私、以权谋利,这才是合格的公务员应有的价值观。忍受不了禁令就“走人”,是从根本上纯洁党员干部队伍,将“苍蝇老虎”基因彻底清除,这是反腐在源头“发力”,从小事束缚上促使这部分公务员“自动出局”,总比等到他们被贪欲吞噬腐败丛生后再“处理”要好得多。经过重重禁令“千淘万漉”、“千锤百炼”留下来的公务员,一定更多的是坚定信仰、克己奉公的优秀人民公仆,“竞争出局”的公务员再去寻找属于他们自己的另一片天空,也可促成社会人尽其才。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方蕊娟、谢磊)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