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贪官想“为自己活一把”是人生最大败笔

林伟

2014年01月08日16:00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经过两个多月的调查,中央纪委查实了安徽省原副省长倪发科的受贿问题。在接受组织调查时,倪发科说,自己在副省长任上的前两年工作还是很积极的,后来感到自己年龄大了,快到点了,提拔没有希望了,再加上受到一些消极现象的影响,思想随之发生了变化,将重心从工作转移到为退下来的生活做准备。“过去几十年是为别人活的,现在到了该为自己活一把的时候了。” (2014年1月7日《京华时报》)

记得有俗语说:“编筐编篓,重在收口”。其实,“编筐编篓,重在收口”这句俗语,绝不只是编筐编篓操作中的要义,对于人生,也颇富哲理,尤其是对于那些手握重权的领导干部来说,更有启迪和警示作用。

作为党的干部,为党、国家和人民奋斗一生,是光荣的。倘若一个在“收口时刻”背离了信仰、原则和正义,在金钱、美色、私欲等考验面前败下阵来,把一生追求付诸东流,则是可悲的。这种可悲,不仅是个人的,而且也是家庭、社会的。而综观近年国内查处的大大小小违纪案件,“夕阳的悲剧”并不算少见,“黄昏的堕落”常憾人心扉。

倪发科就是其中的典型例证,他所说的“过去几十年是为别人活的,现在到了该为自己活一把的时候了。”值得我们细细琢磨、深刻反思。

在笔者看来,倪发科的这种“想法”是很有“代表性”的。一个人处在繁华世界之中,处在一个各种诱惑交织的环境之中,思想难免会有所动摇,特别是感到自己年龄大了,快到点了,提拔没有希望了,一种落寞感和不满足感会冲击头脑,人会感到不平衡。干了一辈子,应该没有功劳也有苦劳,看看身边那些“老板”们所过的“神仙”日子,自己走下领导岗位后则“一无所有”,别人也不会高看自己了,再不为自己的余生和儿孙捞得点“家财”,就没有机会了……而思想防线一旦被冲破,胆子就越来越大,手脚也就放开了,什么道德廉耻、党纪国法都统统抛掷脑后,最终将自己推向贪婪的深渊。

由此可见,“行文看结穴,为人重晚节。”保持晚节对一个人来说至为重要,也甚为难得。正因如此,古人才会强调“保初节易,保晚节难”,才会生出“慎终如始,则无败事”的人生感悟。这其中的道理也很简单,只有保持晚节,鞠躬尽瘁,守住清白,才能“留得清白在人间”。晚节不保,尽管有过辉煌,也是“100-1≠99应等于O”,也就是说,“晚节不保,一笔勾销”,损害的不仅是自己的名声,更败坏的是党的形象。

所以,笔者认为,倪发科走到今天这种地步,虽然是咎由自取,自作自受,但给我们的警示却是极其深刻的。“编筐编篓,重在收口”,这个“重”就重在慎终如初,善始善终。“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这不是真正的革命者的意境。“老夫喜作黄昏颂,满目青山夕照明”,这才是“临界”干部的英雄本色。要多些“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心态,多些“活到老,学到老,改造到老”的追求,将倪发科“晚节不保”的教训高悬于头顶,警示于心中,给自己的人生画好“平安着陆”的完美句号号,让“夕阳”的光彩更加辉煌灿烂。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方蕊娟、谢磊)
相关专题
· 林伟文集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