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斌
近一段时间以来,全国各地一些相关部门相继成立了“暗访组”认真查找机关单位在作风、效能建设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的。然而有的地方仅仅只是走走形式,暗访工作也就像风一样,不了了之。
笔者认为,让”暗访”成为一种常态化的监察是非常有必要的。“暗访”绝不是为了抓谁的“小辫子”,而是要通过暗访转变作风、推动落实,形成一种说到做到、不尚空谈,说了就干、干就干好的务实的工作作风。很多时候,一些倾向性、苗头性问题正是通过这种监督才被发现,就能及时对提醒领导干部、及时劝诫,使其少犯或不犯错误;还有的时候,通过监督发现重大违纪违法问题线索,使有关部门及时介入查处,纯洁和净化了党员干部队伍,维护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大家都知道,不受监督的权力必然产生腐败,如何监督?是一个大难的问题. “暗访”顾名思义是不露声色、不打招呼、不要陪同、不提前告知的突击访查,旨在通过周详的暗访能够在庞杂的信息环境里去伪存真、去粗存精,得到地方工作的真实的信息。更好地指导和推进工作开展。由于“暗访”的实用性,从古到今,向来为开明的执政者所推崇。如今,人民把权力赋予我们,就是对我们的一种信任。通过“暗访”搭建与群众诉求的平台,使群众的问题得以通过正确渠道解决,尽最大可能避免了上访、闹访事件的发生,也使基层干部慢作为、不作为、乱作为等行为曝光。同时,群众反映的问题,责任单位如果整改不及时、效果不明显就会被问责,让这些观念深入干部心中。干部工作作风就会明显好转,执行力就能得到加强,各种社会问题也能及时有效地解决,维护了社会的和谐稳定;通过“暗访”基层干部原来懒散、懈怠的作风就会转化为主动服务、积极奉献,由乱为向规范转变。进一步规范了领导干部的行为行动;通过暗访,经济社会由滞后向发展转变.促使领导干部工作作风出现全新转变,为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而努力的理念才能深入人心,用心想事,用心谋事,用心干事,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就能大为改善;通过”暗访”加强权力运行的监督,防微杜渐,保证权为民所用,使人民真正成为权力的主人。
当然,“暗访”作为一种监督手段本身就是一门科学,必须不断提高科学化水平,通过严格的程序和严明的纪律,防止权力滥用和权力腐败,维护党的纯洁,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和长治久安。 让暗访监督这种有效的举措能够真正唤醒我们有些领导干部的责任心,常思为官之责,常想群众之想,慎用权、用好权,使权力运行更加廉洁、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