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杜绝“打招呼”要在执行层面“动刀子”

倪洋军

2013年12月26日13:21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岁末年初,在各级各地“两会”召开之前,都会涉及到干部调整。而干部提拔任用,历来是干部群众关注的热点。但是,一些地方常有一种不良现象,就是在干部提拔任用中托关系、递条子、“打招呼”。在干部提拔任用中说情“打招呼”,传递的是一种庸俗的官场“潜规则”,是地地道道的用人上的不正之风。这股“打招呼”之风,严重干扰用人秩序,败坏用人风气,助长跑官要官,干部群众很反感,必须坚决纠正和刹住。而“打招呼”之风之所以会流行、盛行,说到底,还是源于领导者的权力影响。正因为如此,“信官不信法”、“领导能摆平”也便成了一些人信奉的歪理邪说。

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是把权力关进制度笼子的根本之策。毋庸置疑,遏制“打招呼”之风,首先必须构建严格科学、有效管用的选人用人机制,强化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完善选人用人专项检查和责任追究制度,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从制度上铲除跑官要官的土壤和人情运作的空间。但是,好制度必须有好落实、靠硬执行。故此,要想真正杜绝“打招呼”,必须在执行层面“动刀子”。

要坚持干部调整“常态化”。一些人之所以热衷于说情“打招呼”,是因为他们打听到了近期要调整干部,或者说干部调整还没有完全地做到阳光化、常态化。在一些地方,不是因为工作需要、岗位需要而调整干部,而是非要等到年中、年底或领导人有提议、有动议的时候,才开始调整干部。而一些单位、个别岗位长期班子不健全,但由于可能不是热点、肥缺,也常常多年不调整领导班子或没人愿意来。于是,一些别有用心、善于钻营之人便会将精力放在打听动向、拉拢关系上。因此,将干部调整去神秘化,坚持常态化调整,不给投机钻营者以机会,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杜绝“打招呼”。

要坚持干部考察“群众观”。发现干部、考察干部,当然应该是组织部门的职责。在考察干部的过程中,能不能注重发现那些踏实干事、不跑不要的老实人,在严格原则、标准和程序的前提下,务必要坚持走群众路线,真正将民意调查、群众测评等工作做细做实做好,多方听取群众意见,加大民意和群众推荐的权重和分值,提高群众的话语权,让群众来发现好干部、推荐好干部。在推荐干部上,要坚持五湖四海、海纳百川,切忌带着所谓的“意图”、“意向”征求意见。在对象选择上,要坚持多层次、广覆盖,切忌人为划圈子、定范围,甚至搞假推荐、假测评,以官意强奸民意。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只有真正将干部选任的指挥棒交给群众,才能让“打招呼”者不去“打招呼”、无法“打招呼”。

要坚持干部提拔“民主制”。诚然,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必须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但是,有些时候,一些地方在研究干部的时候,集中有余,民主不足。一般“书记”等主要领导没有动议的时候不调整干部,即便是到了党委集体研究的时候,往往“书记”等主要领导也起着最终决定作用。鉴于此,一些投机钻营者便将目光、精力放到了拉关系、找门路、“打招呼”上。在干部提拔问题上,党组织的领导和把关固然重要,但是,绝不能以“少数人说了算”或“个别人说了算”来代替组织程序或凌驾于组织与制度之上,必须坚持民主、发扬民主,无论是在初始提名权,还是最终决定权上,都必须出以公心,从严把关,民主集中,集体研究。只有这样,才能让“打招呼”者无功而返、无利可图。

要坚持违规违纪“零容忍”。为干部提拔“打招呼”,是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严重干扰和极大破坏,是党纪条规所不容的,也是选人用人上腐败行为滋生和蔓延的温床。对此,必须严肃问责,坚决做到“零容忍”。对违反程序“打招呼”的决不通融,对走歪门邪道的决不放过,对破坏组织人事纪律的决不姑息。对那些出面“打招呼”和请托“打招呼”的人,都要严肃处理,轻则批评教育,重则纪律处分,发现一起、查处一起、曝光一起;即使本来优秀、已作为提拔使用人选的干部,如果有请托“打招呼”的行为,一经发现也要取消提拔使用资格。构成犯罪的,要严肃追究刑事责任。从而以严肃问责、严厉查处,起到震慑和警示作用。

公开公平公正,是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基本原则和灵魂核心。遏制“打招呼”、杜绝“打招呼”,才能从根本上让选人用人风气真正清朗起来、纯洁起来,让人民群众满意。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方蕊娟、谢磊)
相关专题
· 倪洋军文集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