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岩先锋
对个人而言,核心价值观是发展前行的精神支柱和“风向标”;对国家而言,核心价值观是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的“旗帜”。在全面深化改革的伟大进程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凝聚和巩固中国发展所需的正能量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要想在全社会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笔者认为,还需实现“三次蜕变”。
从宣传教育上升到躬身实践的蜕变。古语曰:“论先后,知为先;论轻重,行为重。”意思是人只有先掌握理论的精髓,才能运用理论指导实践。因此,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首先还得在宣传教育上下功夫,宣传教育是基础、是前提、是先导。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广泛宣讲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人人都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大层面的内涵,达到“知”的效果。其次,在“知”的基础上,还得“行”,“行”是目的。通过开展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活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外化于形象生动的具体实践。“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反过来,又通过具体实践来检验宣传教育的成效,达到以知促行、以行促知、知行合一的目的。
从道德约束上升到法律规范的蜕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倡导”是一种道德约束,而道德约束仅仅是一种教化标准,不具备法律规范那种强制标准,通过道德约束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当今社会实属不易。康德曾说,世界上唯有两样东西能让我们的内心受到深深的震撼,一是我们头顶上灿烂的星空,一是我们内心崇高的道德法则。因此,要想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还得依靠法律规范。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彻到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的实践中,落实到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五位一体”改革的方方面面,用法律的权威来增强人们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觉性。
从个人自觉上升到人人参与的蜕变。每个个体都是国家、社会组成的一个细胞,要想在国家、社会层面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每个个体必须带头参与。当前,在全面深化改革的伟大进程中,社会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利益诉求多样化,价值追求多元化,需要凝聚共识,但又因多元多样多变而难以凝聚共识。因此,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还离不开每个人从自身做起,自觉践行共同的价值追求,最终实现人人参与。党员干部要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带好头,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为民、务实、清廉,以人格力量感召群众、引领风尚。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可能一蹴而就,必然是一个逐步培育的过程,我们应凝心聚气、脚踏实地,以“踏石有印、抓铁留痕”的决心助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三次蜕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