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八木
12月17日,中央纪委日前对10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典型问题发出通报。(12月17日新华网)
中央纪委这次通报的10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典型问题与前四次通报有所不同。这次通报显示出了新意,与前几次通报有了本质的区别。虽然前几次通报也无多少瑕疵,但不多不代表没有瑕疵。经过几次的通报,现在已经逐渐更加明朗化,使人一看就知道是谁在违纪,在违反哪些纪律。让人一目了然。经过认真观察和分析,笔者认为主要有几个方面变化较为明显。
首先是通报点名时有名有姓了。在以往的通报中,往往都只是通报到单位,最多是通报到职务,对于当事人的姓名,一直是避而不谈。不知道是习惯使然还是有意不登,如果是有意不登就是在为当事人留面子。这种形式其实不利于当事人正确认识错误和认识到问题的危害性。经过网络议论,后来有所改进。出现了通报到单位的王某、李某和张某等“某某”人,反正就是不以真面貌示人。这次的通报看了让人感觉痛快,有名有姓有单位。但还有不足,如“ 陕西省宁陕县副县长叶庆春等人违规办理审批手续公款出国旅游,受到撤销党内职务和行政撤职处分,相关责任人受到党政纪处分。”事件中,“副县长叶庆春等人”这个“等”是哪些人?是更大的“鱼”还是更小的“虾”?“相关责任人受到党政纪处分”这里面的“相关责任人”又是哪些人?“受到党政纪处分”到底是什么处分?这还是有明显的避而不谈的内容没有显现出来。
其次是涉及到的人员职务变大了。以前的通报中多是各个地方的违纪人员,职务也多是地厅级以下公务员。这次通报中出现了副部级干部。这说明中央打击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的力度又上了一个台阶。在对待打击人员的问题上,不再留情面,不管是基层党员干部还是相当级别的高级领导干部,只要是违反了中央八项规定的是一视同仁。对职务高的领导干部更是要从重处罚。这也让那些身处高位的高级领导干部也被纳入到管理之中,使他们在中央八项规定面前没有特殊和特权。
最后是中央机关被查处的人员增多了。前几次通报基本都是各个地区各个地方的。这次的通报中就出现了几个中央机关的人员。特别是在近期媒体报道北京还有不少海鲜酒店、私人会所等高档消费娱乐场所在接待公款消费,使群众感觉这打击违纪行为是否存在着“灯下黑”的问题。这次通报有力地证明了,不管是哪个单位,不管是中央机关还是基层单位,只要是违反了中央八项规定都是要被追究的。任何人都不要抱着侥幸心理,否则将后悔莫及。
虽然这次的通报显示了中央纪委和全国各地对待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的打击力度和打击手段都已经进行升级。取得的效果也是有了较大提高,起到的威慑作用更大,让更多的党员干部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在做有违反中央八项规定之前能够再多考虑会带来的严重后果。从而自觉遵守。打击是为了更好的落实,通报是为了起到更好的反面警示教育,让党员干部引以为戒。只有将中央八项规定坚决贯彻执行到底,贯彻得更加彻底,才能彻底纠正当前还存在的各种不正之风。还人民群众一个风清气正的发展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