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纯银
经中共中央批准,中组部日前印发《关于改进地方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工作的通知》,规定今后对地方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各类考核考察,不能仅仅把地区生产总值及增长率作为政绩评价的主要指标,不能搞地区生产总值及增长率排名,中央有关部门不能单纯依此衡量各省区市的发展成效,地方各级党委政府不能简单地依此评定下一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政绩和考核等次,对限制开发区域和生态脆弱的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取消地区生产总值考核。(12月10日《央广网》)
众所周知,民生一向在中国受到广泛关注,从温饱问题到小康社会,一直到近几年中国政府提出的和谐社会等都和民生问题有密切的关联。民生问题也是中国政府多年来就一直重申重点要解决的问题。但由于没有真正纳入领导干部考核内容,民生问题在许多地方总是存在“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的现象。如今,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的一系列措施纷纷出台,令无数人倍加感到党的温暖。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关键是要按十八大及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思路,不折不扣地抓落实。这就要求我们在设计政绩考核体系时,进一步体现民生观。
干部政绩考核要体现民生观,就是考核领导干部时,要摒弃把领导干部的政绩与几个数据和指标完成情况划等号的错误观点。因为这种考核方式,既不能真实反映领导干部的业绩,又不利于提高领导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同时促使一些急功近利、喜欢捞政绩的领导干部在工作中弄虚作假,搞形式主义,这对实现我国社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极为不利。
干部政绩考核要体现民生观,就是考核领导干部时,既要看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又要看精神文明、生态文明;既要看经济指标,又要看社会指标、人文指标和环境指标;既要看城市变化,又要看农村发展;既要看当前的发展,又要看发展的永续性;既要看经济总量的增长,又要看每个群众得到的实惠;既要看经济发展,又要看社会稳定;既要看主观努力,又要看客观条件;既要看看得到、摸得着的显形政绩,又要看打基础谋长远的隐形政绩。
干部政绩考核要体现民生观,就是考核领导干部时,要多听取普通群众意见。毛泽东同志早在1945年就指出,“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就不敢懈怠。”过去领导干部考核基本上是由上级决定的,群众对其评价的好坏不影响他(她)的仕途,所以一些领导也就没有把群众的意见真正放在心中,也就出现了群众到一些单位办事比较难,甚至存在吃拿卡要现象,更谈不上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真正落实到日常工作中去。同时,还形成了一些干部只会“迎上”而很少“迎下”的坏作风。一些真正为群众办事、受到群众拥戴的干部反而上不去,一些廉洁奉公的干部却被称着是“傻子”,群众对一些干部的胡作非为只能是“哑巴吃黄连——有口说不出”。
总之,经济发展的重心不仅是“国强”,更要“民富”,发展成果必须惠及大众。笔者认为:用民生观考核领导干部,不仅可以改变上述不良倾向,还有利于促进各级领导干部在注重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与民众幸福安康息息相关的社会建设,真正让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实现共同富裕。
相关专题 |
· 中央组织部印发通知: 改进地方领导班子和干部政绩考核 · 刘纯银文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