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伟
与其他地方的同行相比,我算是富人;但与周围那些开名车、住豪宅的人相比,我却是“穷人”,因此我多少有些失落。看着一笔笔巨资经审理后轻易易手,而自己作为“过路财神”得不到任何好处,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这是广东省深圳市中级法院原副院长裴洪泉的忏悔语。(2013年11月26日《检察日报》)
记得有人说过,攀比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攀比能激发个人奋斗的潜力,给人带来向上的动力;另一方面,攀比也让自己活得很累,让自己的心理失去平衡。特别是攀比心理与不满足心理犹如一胞姐妹,相伴而生。攀比是不满足的前提和诱因,在没有原则,没有节制地比安逸、比富有、比阔气中,必然导致心理失衡。裴洪泉的“攀比”显然是后者。
正像裴洪泉忏悔中所言,在各种利益的长期诱惑下,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和贪念,弥补这种心理落差,我没有把握好人生之船的航向,驶入了一条暗礁四伏的歪道。他哀叹是贪欲和侥幸,断送了自己的大好前程,殃及了自己的家庭,影响了单位声誉和司法机关的形象。
笔者认为,这般忏悔和哀叹,应该是裴洪泉的实话实说。因为经过党组织长期的培养教育,他应深知贪欲之害,也知道收取不义之财是违法违纪,也知道一旦东窗事发是要受处分被判刑的,但他为什么还要一意孤行、铤而走险呢?除了他在政治上腐化蜕变,在自律上不能很好约束自己外,关键还是被眼前的既得利益所吸引、所蒙蔽,让侥幸心理占了上风。用他自己的话说,我不是不懂法,也不是不会用法,出现问题的关键是自以为是,误以为自己“长袖善舞”,能钻法律的空子,这也是职务犯罪者的一个通病。
其实,细细想来,近年来的落马贪官哪一个没有这种心理?哪一个没有这种心态?他们都是在与“富人”的攀比中,“比”出怨气,“比”出失落,“比”出不平衡的心理,“比”出贪婪的欲望,“比”向犯罪的泥坑,最终“比”入了不归路。
正因如此,笔者感到,裴洪泉忏悔“见富人心态失衡”是实话实说,给我们两点警示。
其一,绳从细处断,祸从贪念生。裴洪泉之所以会滋生“心里不平衡”,关键还是“贪欲”在作祟。而人之贪欲是个无底洞,贪婪之门一旦开启,将永无止境。贪欲使人浮躁,丧失理想,迷失方向,难辨是非。一旦让贪欲支配灵魂,任何人的世界观都会扭曲,人生观都会背离,价值观都会错位,最终结果必然是走向犯罪的深渊。
其二,名利淡如水,廉字值千金。虽然贪婪也可能让人暂时富有,但代价却是心灵负疚;虽然贪婪也可能让人潇洒享受,但结局却是悔泪长流。所以,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人的贪婪是无限的,千万不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贪婪之中,要切记,把握好方向盘,再弯的道路都能通达;校正准人生路,再大的诱惑也能战胜。如果我们对此不能保持足够的清醒和冷静,任由贪婪之火燃烧,必将毁掉灵魂中的真善美,毁掉理想信念,毁掉官德官品,进而毁掉整个人生,也毁掉整个家庭。裴洪泉的忏悔已足以为证。
相关专题 |
· 林伟文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