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之苹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古语中蕴含着深刻的道理,对如今的正风肃纪工作具有极强的指导意义。
近日,陕西城管“扔人执法”受处理。此前,季建业被双规、廖少华落马。再早之前,各地已相继通报了一批查处的违法违纪事件……“苍蝇”、“老虎”被接连打落。群众纷纷拍手称快,街谈巷议中,不少人说:“就是要严惩,看谁还敢胡来。”
治乱当用重典,自古如此。党员干部违法乱纪,败坏社会风气,恶化党群干群关系。正风肃纪,出重拳、下猛药,既是转作风、树形象的当务之急,又是顺民意、得民心的现实之需。
然而,如果仅仅把希望寄托在严惩上,就有失偏颇,甚至事与愿违。正风肃纪的效果,决定性因素在于“疏而不漏”,使违规违纪与被发现进而受到惩处之间,成为必然关系,从而消除一些人的侥幸心,使他们在法纪面前,不敢、不能、不想越线。这比一味强调严惩更有效,也更重要。
冷静反思,严肃查办,从严处理,当然震慑作用明显。但严惩不是万能钥匙,有时前车之鉴的教训已经足够深刻,仍挡不住一些人以身试法,以至于“前腐后继”。严厉莫过死刑,但原首钢公司北钢党委书记管士诚因受贿巨款而被判死刑,三名继任者却都步其后尘。这些继任者明明知道后果极其严重,却还是走向深渊。细算起来,任何违纪违规,个人的良心账、法纪账、利益账都极不成比例,但一些人还是如此健忘、短视,原因何在?恐怕还是“侥幸”二字作祟。法纪虽严,但如果没有做到疏而不漏。就会让一些人认为查处的是少数,自己就是那条漏网之鱼。就拿季建业、廖少华来说,目无法纪的背后也离不开侥幸心驱使。如果党员干部今天的每一个红包、每一张礼卡、每一次公款大吃大喝……都必然东窗事发,成为明天的绊脚石,那么谁又会如此不知轻重?
提高正风肃纪的实效,必须织就疏而不漏的天网。从宏观上,就是要让人民监督权力,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加强反腐败体制机制创新和制度保障,充分发挥党内监督、民主监督、法律监督、舆论监督的合力,健全改进作风常态化制度。从微观上,要加大明察暗访力度,高强度、常态化、不间断地进行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各类违规违纪行为。特别是要紧紧依靠群众,使广大群众成为正风肃纪的坚强后盾。有统计表明,近年来有关部门查处的党员干部违法违纪案件中,由群众举报得到线索的已经占到相当比例。从这个意义上讲,天网是群众织成的,归根到底有赖于群众雪亮的眼睛。当然,对顶风违纪的害群之马应予严惩,做到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绝不姑息。
如此,则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的局面翘首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