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吕品
北京市委书记郭金龙在全市组织工作会议上说,把符合首都发展需要的好干部及时发现出来、合理使用起来。下决心整治所谓的“关系网”、“潜规则”。干部怎么用,由组织部门考察,听取群众意见,党委集体决定,按程序办。谁再打招呼、递条子,就要曝光,让大家来监督。
北京市委书记的一番话,说到了干部心坎上,代表了用人的导向,代表了北京市委的决心,我们有理由相信,对于郭金龙书记的一番话,必定触动了相当一大部分人,其中不乏党政领导干部。
选拔好干部,重用好干部,要从工作需要出发,要从群众需求出发,要从党委的意图出发,打招呼、递条子选拔的干部,已经丧失了这些需求,选拔上来的干部,也只能代表少数人的意愿,代表少数人的利益,这与党的干部原则相违背,也受到群众的广泛质疑。
干部选任始终是群众关注的焦点,这不只是因为,提拔到领导岗位的干部掌握了人财物的权力,而且因为作为领导干部,代表着党和政府的形象,选什么样的人,用什么样的人,关系到一个地方单位的风气和工作导向,同时也决定着“后来人们”能不能接好党和政府工作的“下一棒”。
项目上马干部落马,当干部不能严以律已,这是令群众最反感的事情。坚持原则选干部,才能选出人民满意的干部,严格程序选干部,才能保证干部不出现“带病上岗”的情况。郭书记的“谁打招呼、递条子就要曝光谁”,义正辞严,是旗帜鲜明地向不正之风说“不”,更是向群众表明市委的用人态度。
群众答应不答应,群众满意不满意,表现在多个方面,但最主要最核心的还是选用干部。习总书记为好干部画出了25个字标准像,一心为群众着想的干部,群众拥护,就应得到重用;一心为党工作的老实人,虽然有些地方不招领导待见,却是一大批务实肯干的普通干部的代表。郭金龙书记的话,无疑会让这些干部倍感关怀和温暖。
郭金龙书记在北京市组织工作会议上如此明确地提出“让大家来监督”,肯定是说得到,做得到,让我们拭目以待。我们也期待更多的省市委书记说出类似的话来,在更多地方乃至全国刮起干部任用工作的清新之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