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城先锋
日前,央视《焦点访谈》曝光的“证难办、脸难看”问题,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网友们纷纷吐槽各种“衙门病”、“玻璃门”所带来的种种不便。
作为国家公务人员,理应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但在现实当中,“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屡见不鲜,“对人民负责”成了口号标语,“对领导负责”才是实际行动。更有甚者一边对群众的敷衍塞责、推诿扯皮,一边却为让领导满意而不遗余力、使出浑身解数,把原本应该服务群众的时间和精力全部挤占,将“为人民负责”异化为“为领导负责”。其行为背后的动因也是显而易见的:群众基础固然重要,但领导才掌握生杀大权,因此有没有怠慢了群众、是不是牺牲了群众利益都无妨,领导觉得你是个“好同志”,那就是无可辩驳的“好同志”,晋升嘉奖扛红旗,样样有份。
群众路线是我党的优良传统和三大法宝之一。“对人民负责”是党员干部党性的体现和基本要求,也是当前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不可或缺的环节。而少数人将“为人民负责”异化为“为领导负责”,不仅助长了官僚主义歪风的滋长,更伤害了群众感情、造成了干群关系的紧张,带来极坏的社会影响。因此,必须刹住这股风气。
要使“群众公论”的指挥棒真正发挥作用。在干部选拔任用体制上,必须建立科学有效的群众评价制度,让群众有话语权和意思表达权。只有将评价干部优劣的指挥棒充分交到群众手里,让才能形成威慑力,使“脸”不敢难看,“事”不敢难办;同时,要弱化主要领导评价指标的权重,防止“一把手说了算”的权力集中所带来的权力寻租行为。
作为一名人民公仆,更要将“对人民负责”自觉内化成坚定信仰。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坚持群众观念和群众路线,真正明白“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要把“对人民负责”落实到工作点滴之中,时常扪心自问,是不是也在日常工作中,为了领导的安排而让群众“多等一会儿”,是不是也在工作琐碎烦躁之时对群众冷面相向,是不是在方便群众和推脱责任的选择中滑向了后者?多自查自省,及时整改提升,真正把群众的事当大事来办,真正对人民负好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