佘海军
曾经看到这样一则报道:“河北省临漳县有个‘牛气’的理发馆,理发馆开张不到半年,群众已有点儿离不开它。去那里理发的人排成一条长龙,成为这个不起眼村庄一道亮丽风景线。大家给理发馆起了个响亮的名字——‘雷锋精神理发馆’。理发馆的主人还是名退休法官,名叫王日忠。”
王日忠,今年69岁,曾经当过兵,在部队时就是一名专业理发师,有一手高超的理发手艺。1982年他从部队转业到临漳县人民法院,成为一名法官。2005年退休后,在家为需要法律援助的人“义务”提供服务。随着我国法制的不断完善和进步,找他咨询法律的人也越来越少。2012年,闲不住的他开起了被大家誉名为“雷锋精神理发馆”的理发馆,为更多的人继续发挥自己的余热。他的这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之“心”,值得赞扬,是我们每位党员干部学习的榜样。
退休后,“法官理发匠”本应享享清福,安享晚年,可他却选择“义务’为广大人民群众理发,为更多的人继续发挥自身余热作用。他虽已不当“官”,却一直做着当“官”该做的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努力践行党的根本宗旨。现在的党员干部却备受百姓诟病,笔者认为,这是因为他们缺少一颗永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心”。
纵观当下,有的干部刚参加工作时,做事有干劲,工作积极,但一段时间后,如果未做出成绩或即使做出了成绩但未得到干部群众的肯定,就会心理失衡、无心工作;有的干部一旦觉得升迁无望,就会想到提前放弃希望,不思进取,不再竭尽全力为人民服务;有的干部甚至利用手中权力大搞腐败……等等这些干部的行为都是典型的身未退则心先退。究其原因,还是因为这些人没有树立起像“雷锋精神理发馆”主人王日忠那种“只要生命不结束,服务人民不停止”的远大信念。
俗话说得好:“在其位,谋其政、任其职、尽其责。”告诫我们: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在其位时就得处处为人民着想,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切不可身未退而心先退,否则其人生价值是非常有限的,甚至可能走上犯罪的道路。即使退休了,也不能闲着,必须想尽一切办法寻找继续发挥自身余热作用的舞台。唯有如此,才能不愧于共产党员这个身份和荣誉,才能真正做一个“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好干部”,才能为早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奉献智慧和力量。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这是雷锋日记中的一句话,笔者认为,它也应该成为广大党员干部的座右铭。

| 相关专题 |
| · 佘海军文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