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朱德的“共产党员不能坐滑竿”值得铭记

林伟

2013年10月11日13:27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最新一期的《党史博览》杂志载文称,1963年4月,朱德到四川视察工作,按照行程安排要登峨眉山,去看看有名的万年寺。当时上万年寺的路,坡陡路滑,十分难走。陪同的地方领导考虑到朱德已是77岁的高龄,又是第一次登峨眉山,建议让他坐滑竿上去。朱德坚决反对,说:“共产党员是不应该坐滑竿的,更不能坐上滑竿去爬山,如果那样,就失去爬山的意义了。”陪同的同志说,您年纪这么大了,又不常来,偶尔坐一次,不算什么。朱德听后十分严肃地说:“偶尔坐一次也是错误的。”后来,他硬是沿着崎岖的山路,一步步地上山,一步步地下山。

读罢此文,让人感慨不已。特别是朱德所说的“共产党员不能坐滑竿”,更是令人敬仰、感怀。笔者认为,这是不搞特殊化的一种自我约束,是破除特权思想最生动的教材,也是教育实践活动最锃亮的镜子。

应该说,一个政党的凝聚力、号召力,既来自政党本身的宗旨方向,更是来自党员领导干部人格和作风的力量。翻阅历史资料,我们不难发现,延安时期,无论是党的领导干部,还是普通党员,都把自觉带头吃苦作为唯一“特权”,从来不搞特殊化。

如:1940年春,朱德带领工作人员到南泥湾勘察。晚上在一个破窑洞宿营时,他悄悄睡在门口的铺位,给大家挡风。从国统区来的外国记者要采访中共中央组织部部长陈云,却看见他挑着一担马粪正向山上走。南泥湾垦荒初期,359旅718团团长陈宗尧带战士到延安、延长等地背米,第一个涉水渡过冰未全消的延河。在战斗中失去左臂的抗大校长彭绍辉,专门打了一把短柄的小镢头,带头上山开荒生产……

正所谓“得人心者得天下。”人民群众正是耳闻目睹大量这样的事实,才认识到我们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求解放的,看到了国家和民族的希望,因而真心实意拥护共产党。历史证明,共产党人不搞特殊化,是我们团结人民,战胜困难,赢得胜利的重要法宝。

然而,在经济社会转型的大环境下,由于受到一些消极腐朽思想及不良生活方式的冲击和影响,追求享受、崇尚奢靡的不良之风在少数领导干部中开始蔓延,其原因就在于他们淡忘了党的优良传统,官本位意识、特权意识滋生蔓延,不仅堂而皇之地谋特权、搞特殊,而且还为此炮制种种“名正言顺”的理由,用一座无形的墙把自己和人民群众隔开,严重损害了党的形象,损害了党群、干群关系。

正因如此,笔者认为,以朱德“共产党员不能坐滑竿”为镜,各级党员干部都应有所感悟、有所清醒、有所行动。要切记,斗转星移,江河永恒。不管什么时候,都不能搞特殊化,这是共产党人的鲜明标记和永远不变的本色。如果有人有令不行、有禁不止、有章不循、有纪不守、有法不依,把公权变私权、变特权,变成追求享乐、奢侈浪费的工具,恐怕只能用“以卵击石”、“ 飞蛾扑火”来作答了。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赵娟、谢磊)
相关专题
· 林伟文集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