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帆竞秀
陈云吃饭最反对浪费。延安时期,由于经常遭到日军轰炸,中央组织部搬到北门外大约两公里外一处窑洞里。山脚下有一家叫西北菜社的饭馆,经常招待那些跑来延安寻求救国之道的归国华侨和国统区过来的一些官员、富豪子女。他们有些人不习惯艰苦生活,来到饭馆要很多菜,经常没吃多少就扔掉。陈云对此非常反感,他在一次群众大会上批评了这一现象,并说:“吃饭要照镜子。就是不仅把饭菜吃完,还要端起盘子来,用馒头擦干净盘底的油渍,用干净明亮的盘子当镜子照。”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厉行节俭反对奢靡之风,是中央发出的振聋发聩的号令,也体现了群众的热切期盼。然而,现实中存在的奢靡浪费之风令人忧虑。贪大求洋、晒富比阔,纸醉金迷、穷奢极欲,这些不良风气腐蚀着我们的干部,败坏着党风政风,也污染社会风气。抵制奢靡之风要狠刹“舌尖上的腐败”,像陈云同志那样经常“拿盘子当镜子照”。
整治奢靡之风,要把领导垂范作为风向标。“善禁者,先禁其身而后人”。反对奢靡之风,领导干部要从我做起,自己首先不搞排场、不破标准、不要超标配置,事事简朴、处处节约,一级做给一级看,一级跟着一级学,才能聚合崇俭抑奢的正能量,使廉洁自律、厉行节俭成为广大党员干部的自觉行动。尤其是在考察评价干部时,要看他们是否用好了人民赋予的权力,是努力建设节约型政府,集中财力优先发展民生,还是挥霍浪费,为一己私利做表面文章、花架子工程。
整治奢靡之风,要把制度建设作为治本之策。要强化法律法规和社会舆论监督,形成“骄奢淫逸人人喊打”的局面,最大限度地减少各种“豪华”“奢侈”等行为发生,从制度机制上力戒奢靡之风。要严格财经纪律,严格执行公务接待制度,严格落实各项节约措施,坚决杜绝公款浪费现象。要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机制,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整治奢靡之风,要把思想教育放在首要位置。“徒法不足以自行。”整治奢靡之风,既要利剑高悬,也要春风化雨。当前,要在全社会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使艰苦奋斗光荣、奢靡享乐可耻的观念真正深入人心。要旗帜鲜明地反对心浮气躁、唯利是图的社会心态,反对竞相攀比、炫耀斗富的不良风气,努力塑造去奢返简、刚健质朴的社会风尚,夯实反对奢靡享乐的社会心理基础。相比法律和制度建设,道德和精神方面的建设更为任重而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