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钓鳌客
《朱镕基讲话实录》提到,有人要为朱镕基写传,他就给人家写信说:“我必须明确表态,千万不要这么做。国事艰难,舆论纷杂,飞短流长,诚惶诚恐。如再授人以柄,树碑立传,罪不可逭。千祈停止撰写一切涉及我的回忆或评论材料,并代我广告亲友,不胜感激之至。”
官员出书立传,介绍一些含金量高的领导艺术,亦或是工作方面的经验总结,为后人提供经验和参考,实现少走弯路的目的,本无可厚非。但若是有“哗众取宠之心”却无“实事求是之意”的“官话”、“套话”和废话,则毫无价值而言。
成大事者,即使不成书立传,后人也会记得:抗日战争时期的开国元帅,没有一人生前立传,甚至周恩来连骨灰都不留,同样被无数群众缅怀景仰。而急于为自己立传扬名者,往往是政绩不足立传“补”。如此这般,无非是想还在官位上的时候能够宣传自己一把,捞取政治资本,甚至演变公款买单的敛财之道。这样的著书立传,仅仅是给后人徒留笑柄罢了。如何才能杜绝这种自我粉饰、私随权增的现象?笔者认为,不妨从以下两方面考虑。
“无欲则刚”。“有欲甚,则邪心胜”,私欲太多,邪恶的心思便占上风。“贪欲者,众恶之本”,贪求私欲是一切罪恶的根源。古人对欲望的认识已经非常到位,而作为新时期的领导干部,更应深刻认识“贪欲猛如虎”的教训,牢牢把握住人生的“方向盘”,当好自己的“守门员”,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纵使“臣门若市”,但“臣心若水”,始终保持头脑清醒,将诱惑与欲望拒之门外,抵挡住“糖衣炮弹”的攻击。
“实干兴邦”。“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以实则治,以文则不治”。邓小平同志也曾经强调“少说空话、多干实事”,凡事都“要落在实处”,“开会、讲话都要解决问题”。领导干部要把心思放在推动发展上,把主要精力投入到抓落实中,敢于直面困难、正视矛盾,在“实干”上猛“下功夫”,摒弃那些“华而不实”的“假大空”,脚踏实地,真出力、真流汗、真爬坡,要一抓到底,抓出成效。
为官当保持淡泊明志的心境,用实绩赢得群众“好评”,任何投机取巧、沽名钓誉的“花把式”都瞒不过群众的眼睛。只有心中无私欲,遇事才能有静气,真正体现以民为本、求真务实、公正廉洁的政绩观,真正为民办实事、谋福利、见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