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

人民日报评论员:“治治病”旨在对症下药

——如何落实十二字总要求之四

本报评论员

2013年09月06日08:04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人的身体有了毛病,要及时就医。人的思想和作风有了毛病,也须抓紧诊治。坚持惩前毖后、治病救人,区别情况、对症下药,才能对作风之弊、行为之垢来一次大排查、大检修、大扫除。12字总要求中,“治治病”是归宿和落脚点,是决定民主生活会质量高不高、活动效果实不实的关键所在。

  当前,从治理“人情案”、“关系案”到整改多占住房、公款吃喝,各地各部门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立行立改,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也存在护短遮丑不作为、“领导患病,群众吃药”、吃“保健品”糊弄等现象。这就告诉我们,落实“治治病”的要求,难在正视问题,旨在对症下药。正是从这个角度,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治治病”就是要“对作风方面存在问题的党员、干部进行教育提醒,对问题严重的进行查处,对不正之风和突出问题进行专项治理。”

  “禁微则易,救末者难”,讳疾忌医,就可能小病拖成大病,由病在表皮发展到病入膏肓,最终无药可治。面对作风顽疾,有直面现实的勇气,有真抓真改的决心,才能找准病灶、抓住要害。反之,看到问题躲着走,碰到矛盾绕着过,你好我好大家好,就会贻误治病时机,冷了群众的心。

  找出了问题,更需对症下药。“药对如锁开”,抓对方子用对药,才会发挥疗效。教育实践活动聚焦作风建设,而作风问题既有普遍性,也有差异性。一个药方治不了百病,科学有效的做法,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立足病情病因,讲究方式方法。对作风方面存在问题的党员、干部,也应找准“病症”、区别对待,该吃药的吃药,该动手术的动手术,切实体现从严治党要求。

  “治病”过程,就是教育实践活动见真章、动真格的过程。不论是查摆问题、开展批评,还是召开民主生活会,那些重形式轻内容、重表态轻行动、重班子轻个人、重工作问题轻“四风”问题的做法,既未找到症结所在,也未用对药、用足药,甚至以“保健品”取代治病药,真病假治、大病小治,只能是越治病越重。只有较真碰硬、狠下猛药、深挖病根,才能扫除积弊、破解难题,确保教育实践活动不虚、不空、不偏、不走过场。

  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整风时说:“对以前的错误一定要揭发,不讲情面,要以科学的态度来分析批判过去的坏东西,以便使后来的工作慎重些,做得好些。”惩前以毖后,治病为救人。落实“治治病”要求,既要治已病,又要治未病,建立防病治病、祛邪扶正的长效机制。只要党员干部作风一新、党组织肌体更加健康,就能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凝聚亿万人民为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而共同奋斗。


  《 人民日报 》( 2013年09月06日 03 版)

(责编:方蕊娟、谢磊)
相关专题
· 热点·视点·观点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