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习总书记强调“正衣冠”寓意何在?

麻花辫1

2013年09月05日14:09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俗话说:“衣冠不正,则宾者不肃;进退无仪,则政令不行”。由此可见,“正衣冠”自古就在庄严肃立的场面中占有一席之地。

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正衣冠,主要是在照镜子的基础上,按照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勇于正视缺点和不足,严明党的纪律特别是政治纪律,敢于触及思想、正视矛盾和问题,从自己做起,从现在改起,端正行为”。然而,当前不能忽视的是,我们干部队伍中存在一些听到了意见却作“耳旁风”,找到了问题还要“等等看”,缺点和不足心知肚明却“不敢正视”、“不愿解决”的错误工作态度。笔者认为,出现上述错误的工作观,是对当前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认识不透彻、不明晰。

拖沓倦怠,视工作为累赘。谈到政府工作,群众脑中似乎早已形成“固定模式”:一杯茶水一根烟,一张报纸一整天。悠闲惬意,好不自在。然而,群众的这种错误认识观,并不是空穴来风、无稽之谈。在我们的干部队伍中,某些“人物”听到了意见,却作“耳旁风”,不闻不问,抱着躲过一事,清闲一时的想法。更有甚者,关起耳朵,闭门造车,不给意见溜进脑袋的机会,俨然一副“掩耳盗铃”的架势。如此丑态,怎容百姓将“人民公仆”的外衣披于官员身上,更不用说将“废寝忘食”与官员挂钩了。因此,想要转变如此干群关系,就需拿出官员干部的真作风。将眼睛睁大、将耳朵挺直、将手臂挥起、将腿脚迈出,不让一件关系百姓利益的事情高高挂起,不许一次事关群众生活的难题泰然处之,倘若如此,何愁得不到百姓的叫好声与祝福语?

随波逐流,无主见搞应付。鲁迅先生曾说过:“第一次吃螃蟹的人是很可佩服的,不是勇士谁敢去吃它呢”。然而,反观时下,在我们的官员干部中,如此勇士,实则少之又少,反而“好好先生”、“听话学生”日渐增多。无主张、没意见、学样子、看别人,均是当前的“流行病”。笔者认为,于此病而言,病根并不难找。乃是缺乏“胆”与“识”这两种“微量元素”。缺“胆”者,就是一种丧失信仰的表现,不敢说、不敢做,害怕因工作得罪同事与领导,而被排挤冷落、丢官去职。少“识”者,不能说、不会做,整天忙于应酬、吃吃喝喝,缺乏静下心来读书与思考的理念。因此,切忌“讳疾忌医”,病尚未入骨髓,药方可抓,犹可治也。

明哲保身,怕麻烦找上门。古有“中庸之道”,是传统儒家修行的法宝。然而,时下却被一些存歪理之人当做“明哲保身”的挡箭牌。体现在干部工作中,就是对百姓所面问题,推皮球、打马虎、不击重点、搞圆滑政策、防止麻烦找上门。体现在官员自身,就是对已有缺点心知肚明,却不想正视、难以改变、我行我素。如此种种,将最终导致工作作风没有一点威性,没有一点号召力,更没有一点威慑力。因此,必须加以遏止与纠正。将“叫你上”变为“主动上”;将“缩头少事”变为“伸手揽事”;将“躲缺藏伪”变为“直面直改”。如此一来,“正衣冠”必将大众化、透明化、直面化。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赵娟、谢磊)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