佘海军
离中秋越来越近,和往年不同的是,今年高档月饼送礼难成气候,人们正迎来一个欢乐祥和、风清气正的“纯正”中秋。(据9月2日《人民日报》)
中央纪委日前作出部署,要求坚决刹住中秋节、国庆节公款送月饼送节礼、公款吃喝和奢侈浪费等不正之风。笔者认为,这是认真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重要举措,它释放出执纪必严、违纪必究的强烈信号,彰显出中央纠正“四风”的坚定决心。
中国自古以来就被称之为礼仪之邦,讲究礼尚往来。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意识形态的变化,“礼”也发生了质的变化,送礼,仿佛成了人情交往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当然,正常的礼尚往来无可厚非。但少数领导干部思想作风不正,视中秋国庆为捆绑关系、联谊感情的大好机会,借公款之便相互拜访、相互宴请……殊不知,这种慷国家之慨、结私人之谊的行为,不仅会造成国家财产的流失,还会破坏整个社会的公序良俗,导致党群关系的进一步恶化。
如何才能有效刹住“公款送节礼”不正之风?笔者认为,首先,要充分认识纠正“四风”的极端重要性。坚决刹住中秋国庆公款送节礼、公款吃喝和奢侈浪费等不正之风,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的部署要求上来,充分认识落实八项规定、坚决纠正“四风”的极端重要性和长期艰巨性,切实增强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加强执纪监督,推动规定落实。其次,要善于和勤于“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通过“照镜子”,检查自己是否患有“四风”之病;通过“正衣冠”,严明纪律、正视矛盾、触及思想、端正行为;通过“洗洗澡”,去除身上的不实之“泥”,浮夸之“泥”,教条之“泥”,形式之“泥”,做到讲真话、办实事、解民忧;通过“治治病”,去除身上染有的“四风”之疾,做到“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最后,要学习新知、移风易俗,争做节俭办事的表率。领导干部的言行直接关系到党委政府形象,党风决定民风和社会风气。各级党员干部必须坚决执行党风廉政建设的各项纪律和规定,带头破除陈规陋习,移风易俗,不请客送礼,不讲排场,不摆阔气,不铺张浪费,节俭办事,以实际行动,带动一班人,影响一群人,促进党风、民风和社会风气的健康发展。
打铁还需自身硬,党员干部要带头纠正“四风”,争当落实“八项规定”精神的表率。广大党员干部应从自身做起,无论是在中秋节、国庆节这样的传统节日里,还是在日常生活中,都要把“八项规定”的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真正做到不用公款送节礼、不受公款送的节礼,自觉做到慎初、慎微、慎终,以自己优良的作风状态取信于民,还传统节日一个“安静的环境”。
相关专题 |
· 佘海军文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