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友
话说1990年4月,85岁高龄的陈云同志,与评弹界的朋友们谈话时说:“希望你们能定期来看看我,一起来也好,单独来也好,你们听到社会上有什么反映,群众有什么意见,也可以写信告诉我,使我能多听到真话,多了解实际情况。”他进一步发挥:“我们的干部,特别是高中级干部,能交一点敢于反映真实情况的知心朋友,多听到些真话,是很有好处的。”(8月28日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陈云同志勤于、善于调查研究,是党内搞调查研究的模范。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陈云在知识分子、基层干部和农民群众中间中交下了许多知心朋友,掌握了大量了解实际情况的信息渠道,真实、快速、广泛地获取了有关经济社会发展的宝贵材料,为党和政府科学决策提供了重要依据。
习近平同志曾经指出,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更没有决策权。可见,调查研究,是领导干部的基本功。领导干部想问题、做决策、办事情,必须立足于实际情况。而实际情况,又必须从调查中来。调查是研究的前提,是决策的前奏。没有调查,或者调查不全面、不准确、不真实,研究就会有偏差,决策就会出错,施政就会脱离实际。
调查研究,总是跟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联系在一起的。领导干部,也都有定期到基层调研的任务。但这种调查,往往受制于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导致调查的范围不全面,得到的信息不准确,得出的结论不真实。怎么办呢?陈云同志“交一点敢于反映真实情况的知心朋友”,不失为一个弥补的好办法。
“交一点敢于反映真实情况的知心朋友”中,有几个关键词。一个是这朋友要“知心”。就是说,领导干部要跟他有真交情。“知心”,才能畅所欲言,知无不言。一个是这朋友要能掌握原滋原味的“真实情况”。这就要求,领导干部在结交朋友的过程中,注意其广泛性。各行各业、各个领域的朋友,都要结交。陈云同志注意与知识分子交知心朋友,喜欢与基层干部交知心朋友,乐于与农民群众交知心朋友,就是很好的示范。
当前社会转型时期,各种利益交织,各种诉求呈现,各种矛盾多纷繁复杂。这种情况下,尤其需要各级领导干部,想问题参考民情,做决策注重民意,办事情顾及民需。这个时候,如果能“交一点敢于反映真实情况的知心朋友”,从他们那里听到真话,摸到实情,不论是决策还是施政,用陈云同志的话说,都是“是很有好处的”。但愿我们的各级领导干部,都能像陈云同志那样,“交一点敢于反映真实情况的知心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