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

人民观点:让人信自己先得信

——创新我们的宣传思想工作之二

本报评论部

2013年08月29日08:07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意识形态宣传也好,思想文化工作也好,只有知行合一、言行一致,才可能真正打动人

 

  有的干部反映,现在有些老百姓成了“老不信”,干部表态还没张嘴,群众就觉得要说谎;干部做事还没开始,百姓就认定想作秀。尤其谈到理想信仰、宗旨信念、价值追求,听众更像是看票友穿帮,一肚子的不屑。做群众思想工作,“老办法不灵,硬办法不能,新办法不会”,一些人感到无所适从。

  诚然,今天的时代条件、舆论环境乃至大众心理,都与过去不可同日而语,利益多元、思想多变,确实让宣传思想工作难度系数增大,“说服”与“认同”的阻力加大。但“老不信”现象的出现,也与一些党员干部的言行缺乏说服力有莫大干系。

  比如,如果有的领导干部,动辄牢骚、常有抱怨,连自己都不相信所选择的道路,如何让群众产生认同?以批评马克思主义为“时尚”、噱头,不问苍生问鬼神,热衷于算命看相、求神拜佛,如何让群众相信共产主义理想?把配偶子女移民到国外、钱存在国外,给自己“留后路”,随时准备“跳船”,如何让群众树立“三个自信”?有的心为物役,金钱至上、名利至上、享乐至上,心里没有任何敬畏,行为没有任何底线,又如何让群众相信共产党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这样的干部,即使台上讲得天花乱坠,台下也会缺少听众;文章写得妙笔生花,也只会令读者觉得虚伪。

  与上项目、搞工程等物质建设相比,宣传思想工作属于精神建设,建树的是理想信念,感染的是思想灵魂,有它的特殊性。精神家园中的劳作,如耕云播雨、凝风聚气,看似虚空玄妙,实际上照样有规可循。古人云,“行胜于言”、“事实胜于雄辩”,西谚说“别光听他说了什么,而要看他做了什么”,讲的都是同一个道理:意识形态宣传也好,思想文化工作也好,让人信首先得自己信,只有知行合一、言行一致,才可能真正打动他人。

  无庸讳言,在我们的队伍中,信仰缺失的问题需要引起高度重视。这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宣传思想工作的正面努力,成为一种反面典型。“一个行动胜过一打纲领”,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他们不听你调子唱得有多高,看的是实在的业绩;不看你蓝图绘得有多好,看的是实干的行动。对党员干部话语的“具象化”观感、对其行为的“具体化”判断,影响着人民群众对我们道路、理论、制度的认同度。

  让群众信先得自己信。老一辈革命家为了救中国于水火的崇高理想,不惜抛弃家财和家庭幸福,甚至牺牲自己的生命。周恩来、彭湃都是背叛了家庭所属的阶级,摆脱了相对宽裕的生活环境,在血雨腥风中投身革命。贺龙之女贺捷生回忆:南昌起义后,谭平山和周逸群对像学生那样虔诚地坐在一条板凳上的父亲说:贺龙同志,此刻我们代表党向你问话,你必须如实回答,不得隐瞒。请问你的动产、不动产、现金等,还剩多少?父亲淡然一笑,摊开双手说:我什么都没有了。

  没有这种知行合一的信仰和品行,共产党人如何能有“唤起工农千百万”的力量,让亿万人民凝聚在信念的旗帜下,勇往奋进以赴之,瘅精瘁力以成之,断头流血以从之?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缺了它,自己都得了“软骨病”,行不正、站不直,又如何去做百姓的思想工作,让群众愿听、能懂、真信?

  立场端正了,信仰坚定了,还要有说服人打动人的扎实本领。“常说的老话多、正确的废话多、严谨的套话多”,在群众心中就是“一百字也嫌长,一分钟也嫌久”,决不会有听众和市场。一说阐释中央精神,就全盘照搬讲话和文件;一说宣传科学理论,就在概念里打转转;一搞成就宣传,就变成工作经验总结;一搞典型报道,就无限拔高请出“高大全”。说出来的话,自己都不信,怎么能让别人信?写出来的文,自己都没感动,怎么能感动他人?这种僵化老化的思维方法,模式化套路化的工作方式,从根本上说是不愿改革创新的懒政惰政,是对党的事业不负责任。

  “心定则道纯,道纯则充于中者实,中充实则发为文者辉光”。身处社会深刻转型、观念深刻转变的新时期,最需要有坚定理想信念的领导干部。言行一致、表里如一,为着自己的信念而执着奋斗,我们的行动就有无声的感召力,我们的语言就有无尽的感染力。


  《 人民日报 》( 2013年08月29日 05 版)

(责编:方蕊娟、谢磊)
相关专题
· 热点·视点·观点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