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花1元增收节支116元”是否好事

罗瑞明

2013年08月29日13:27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审计署28日发布的绩效报告显示,去年审计署共支出11.06亿元,审计了765个单位,取得审计成果1282亿元,平均每花1元财政资金,可为国家带来增收节支等直接经济效益116元。(8月28日新华网)

“去年每花1元为国家增收节支116元”,效益确实非常之高,说明审计署做了不少的工作。但是作为政府工作部门不比企业,并非投入少,回报率大就是大好事。

政府部门所处的地位不同,“投入”与“产出”相比,往往是投入小,产出大,任何部门一比较都能得到此结论,尤其是监督部门更是高出一筹,如食品监督部门可以说创造了多少效益,挽回了多少损失;如:监察机关可以说收缴了多少不义之财,为国家增加了多少财富。审计部门职责就是审查不合理的开支,审计数大于开支数并不稀奇。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审计出来的数额越大,说明存在的问题越多。“取得审计成果1282亿元”也就是说这1282亿元都是不正当支出,意味着相当数量是违法乱纪所为,其中还存在腐败的因素,这些不正当的支出为何会出现,怎么就“支”的出,不能不说及时的监管还存在漏洞,审计部门为何没有及时发现,为何没有事先进行拦截,不能不说也有责任在其中。

真正来说,审计的目的不在于数额的多少,而在于减少和防止不良开支,通过审计,使有关单位资金管理越来越规范,依规依法使用公款,正常情况下,审计数额越来越少才算是有成效,可事实是,远得不说,2011年查出主要问题金额866.8亿,为国家增收节支94.6亿元,而2012年比2011年多出了好几百万,这究竟是算成绩呢,还是算什么?

从一些部门和企业的资金使用情况看,胆子越来越大,数额越来越多,如:据2012年年报数据,去年共有9家公司的业务招待费超过1亿元,前十名合计达到29亿元。其中绝大多数为央企,中国铁建以8.37亿元居于首位。另有241家上市公司的业务招待费超过1000万元。其中有多少是不合理,不正当开支?

要增大审计数额并不难,平时少管或者不管就是了,而要控制审计金额却不易,得进行事前、事中的监管,要花费不少的心血。审计署投入少,审出的数额多不是人们所希望的,而更希望的是投入少,审出的金额少,当然,此种金额少,是各项制度的健全,审计发威发力,而不是其它。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赵娟、谢磊)
相关专题
· 罗瑞明文集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