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

党员论坛:“自选动作”不能只新不实

2013年08月27日09:48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自选动作”不能只新不实

山东昌乐  陈晓斌

开展教育实践活动,中央要求“规定动作”要扎实到位,“自选动作”要突出特色。从目前情况看,绝大多数地方都按照中央要求,扎扎实实开展活动。然而,也有少数地方出现了“以形式主义反对形式主义”的苗头。

有的认为“规定动作”全国上下都一个样,很难做出吸引眼球的“创新”,于是就把精力更多地用在“自选动作”上,把“自选动作”搞得花样百出,但却没什么实际效果。比如,有的地方提出要充分利用现代传媒手段征求意见建议,就开通了热线电话、公布了电子邮箱,看上去热热闹闹,但是几星期下来也没收到几条建议,远不如抽出一天到基层面对面征求群众意见效果好;有的地方在学习教育上不是强调认真研读文件著述,而是今天搞个参观、明天弄个讲座、后天看个展览,形式倒是多种多样,但是党员干部对学习内容真正入脑入心的不多,往往是从网上复制粘贴出一篇心得体会应付了事……显然,这样的“自选动作”难以起到实际效果。

“自选动作”要突出的特色是解决实际问题的特色,不是口号、花样上的特色,如果为了吸引眼球而将“自选动作”搞得华而不实,为了出新而“创新”,这本身就是形式主义的典型表现。用这样的“自选动作”来反对“四风”,结果可想而知。因此,“自选动作”必须回到解决问题这个原点上,不求形式新颖,但求能够取得实效,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将教育实践活动的要求落到实处。

查摆问题岂能“关门修炼”

江苏金坛  华  靓

干部作风怎么样,群众最有发言权。教育实践活动应广泛听取群众意见,认真查摆、认真剖析“四风”方面存在的问题,从而为解决问题打好基础。

然而,一些地方单位干部反映,在查摆问题的过程中,听不到真话、找不出真问题。仔细分析,根源在于没有坚持开门搞活动。有的单位部门搞“体内循环”,把“官众”当群众,关起门来写官话、说套话,热衷于自说自话、自弹自唱、自娱自乐;有的“走马观花”,划些基层典型,圈些群众代表,下级官员层层陪同,媒体记者前呼后拥,热衷于大张旗鼓、大造声势、大摆排场;有的“隔靴搔痒”,剖析问题“浮光掠影”,解决问题“蜻蜓点水”,热衷于表面看看、表面喊喊、表面抓抓。这种“闭门造车、关门修炼”的形式主义对查摆问题起不到实质性作用。

只有开门搞活动,才能找到真问题。各级领导干部要虚怀若谷、察纳雅言、从善如流,用真心诚意欢迎群众挑毛病,用真措实举鼓励群众提建议,做到对“错误的意见听情,反对的意见听因,刺耳的意见听理”,使查摆问题真正触动灵魂、触及思想;同时,听取意见也要讲究方法,既要注重“面对面”听取群众意见,也要让群众有“背对背”提意见的机会,从而全面查找“四风”问题,大力整改作风顽疾,确保教育实践活动不走过场。

“裱糊匠干部”一扯就破

山东沾化  李向中

以前,农村住房条件差,结婚办喜事为了热闹、光鲜,雇人用彩纸或布等材料裱糊装饰房间,从事这种工作的人被称为“裱糊匠”。在我们身边,也有这样一些党员干部:应应景,做做样,摆架子,追求表面的轰轰烈烈、热热闹闹,被群众唤为“裱糊匠干部”。

“裱糊匠干部”有共同点:好大喜功、技于裱,哗众取宠、精于糊,形式花俏、求于鲜。“裱糊匠干部”有隐蔽性:尽快得到领导的赏识,有利于个人的“成长进步”;短时间内政绩“凸显”,很有“面子”;工作“省心、省时、省力”,逃避了脚踏实地干正经事的劳苦;能带来貌似的经济“效益”,给自己及其小集团捞好处等。

“裱糊匠干部”危害大:图虚名,招实祸,误党误国。但同时,“裱糊匠干部”都是纸老虎,一扯就破。

事实上,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恰是扯破“裱糊匠干部”的有效手段。只有从实处着眼、用实干考量、凭实绩说话,才能铲除“裱糊匠干部”生根接枝的“土壤”。不妨把政策交给群众,把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的工作置于群众的监督之下,让群众评判,同时也真正让群众公认、政绩突出的干部收获荣誉,得到重用。

《 人民日报 》( 2013年08月27日 18 版)

(责编:方蕊娟、谢磊)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