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火武山
中秋佳节就要到了,这是人情往来的时节,也是公款送月饼送节礼的高峰期。中央纪委日前作出部署,要求坚决刹住中秋节、国庆节公款送月饼送节礼、公款吃喝和奢侈浪费等不正之风,这是深入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重要举措,是纠正“四风”的实际行动,它释放出执纪必严的强烈信号。(人民日报 2013年8月22日)
近年来,一些领导干部普遍患上了一种“节日恐惧症”,越是传统节日临近,越是忧心忡忡。一方面忧心“请客送礼”违规违纪,触碰红线,另一方面忧心“不请不送”不懂人情,前途堪忧。在内心矛盾斗争中,往往有些党性不强、意志不坚的官员甘冒风险、假公济私,巧立送礼名目,打起了“擦边球”。然而,一边是自身荷包不堪重负,一边是贪图面子,礼轻拿不出手,于是,便动起了公款送礼的“歪脑筋”,将过度膨胀的官场人情“消费”转嫁给了庞杂巨大的公费开支。不仅严重败坏了党风政风,也使干部群众反映强烈,怨声载道。
而今,又逢中秋佳节来临之际,一场“官德”与“私情”、“廉”与“贪”的较量又将上演。对此,中纪委重拳出击,狠抓狠打,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一次抵制公款送礼、吃喝的即查即纠行动,给借节日之名、行送礼之实的作风之弊、行为之垢来一次大排查、大检修、大扫除。这项行动的开展,不仅有利于为寓意“超载”的节日成功“瘦身”,还原中秋“月圆人团圆”的淳朴本真味道,也有助于使深受其扰的党员干部成功“解脱”,还原官场“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环境。
仔细留心观察不难发现,从前不久的湖南“宴请新规”为婚丧喜庆事宜“瘦身”,到数日前五部门联合提出“节俭办晚会”为节庆演出活动“瘦身”,再到如今中纪委提出“风清气正过中秋”为传统节日“瘦身”……一连串“瘦身”行动遍地开花,已经成为了各地各部门纠正“四风”的一道独特的“风景线”,成为了推进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有力抓手。不仅让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旗开得胜、硕果累累,也让广大干部群众直呼过瘾、拍手称快。
然而,针对“四风”之流弊而推出的各种“瘦身”行动缘何能够如此“俘获”民心呢?笔者认为,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这种找准“病因”、对症下药的改进作风方式富有成效,加之不等不靠的自觉态度、立改立行的雷厉作风、从严从重的处置力度等,让寄予厚望的人民群众看到了实实在在的改变,立竿见影的效果。此外,中央“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坚强决心,“善始善终、善做善成”的责任观念,以及一个阶段一个阶段抓的“持久战”准备等,无不释放出强烈的积极信号,不仅给各地各部门严格纠正“四风”注入了一剂“强心剂”,同时也给密切关注“四风”问题的群众吃了一颗“定心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