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友
中纪委盯上了月饼?日前,中央纪委作出部署,要求坚决刹住中秋节、国庆节公款送月饼送节礼、公款吃喝和奢侈浪费等不正之风,过一个欢乐祥和、风清气正的中秋和国庆佳节。(8月22日人民日报)
看来,中纪委还真盯上了“小月饼”。为啥?
一块月饼,确实小,它就是个“小东西”。但它掀起的“风浪”可不小。这些年来,月饼已经不是那个月饼。它越来越豪华,越来越昂贵,跟官场上不正之风的联系也越来越紧密。它是身份的象征,败坏的是党和政府的形象。因此,中秋佳节即将来临之际,“小月饼”排上了中纪委的议事日程,成为扫除“四风”的一个抓手。
这不是中央第一次把“小东西”拿上台面。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就改进作风问题,连续“出招”。2012年12月,出台“八项规定”;2013年1月,狠刹“舌尖上的腐败”;2013年5月,纪检监察系统“清卡”;2013年6月,启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剑指党内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的“四风”问题……中纪委关于违反“八项规定”案例的通报,也无非就是些“吃吃喝喝”的小事情。
这些作风建设的“组合拳”,舆论普遍誉为稳准狠,可以说“招招见血”。但细究起来,其实大都不过是些“小东西”、“小事情”、“小习惯”:坐个车,开个会,吃个饭,喝个酒,以及“小卡片”、“小月饼”……似乎鸡零狗碎,好像不值一提。表面上看起来,盯住这些小而不言的事情,是不是有些“高射炮打蚊子”了?
但作风问题,党的作风,机关的作风,官员的作风,其实就“藏”在这些看起来不起眼的“小东西”、“小事情”、“小习惯”中。一言一行见精神,一举一动见形象。也正因其“小”,往往引不起重视,受不到约束,越积越多,最后量变带来质变,败坏党风政风,带坏一方风气。对这些“小”,绝不能以“小”视之,而必须“小中见大”,引起足够的警惕。
群众对党员干部的认识,对党和政府的评价,并不在于你在主席台上说了什么,在文件中写了什么。很大程度上,他的认识和评价,就来源于党员干部特别是各级官员随身携带的“小东西”、日常生活的“小事情”、慢慢养成的“小习惯”。他认识的依据,就是你的一言一行;他评价的依据,就是你的一举一动。由此可见,中纪委盯上“小月饼”,盯上的就是作风建设的大问题。
相关专题 |
· 石家友文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