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 朱
2013年07月29日11:01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面对跨界狂潮,不管你是攻还是守,都要用跨界思维来武装自己。因为,即便你不跨界,也会因为别人跨界而有了新对手。
在跨界的时代,是攻还是守,这是一个问题。
跨界概念之火,已经渗透到段子唱主角的微信微博界了。最近,一条叫“一场跨界分金的盛宴”的微信,为我们生动呈现跨界的冲击:中国两部影片《泰囧》、《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搅扰了当今中国的电影界,辉煌的票房是“演而优则导”的明星取得的,这就是跨界的优势;微信免费,让舒舒服服地收了十几年通信和短信费的几大运营商们大惊失色地说,搞了这么多年,今年才发现,原来腾讯才是我们的竞争对手,一个马化腾,可以在短短几个月内,直接开仓取钱;马云正式宣布启动菜鸟计划,不知道行业大佬邮政快递会作何感想;沃尔玛正在关闭它的多家超市,这个曾经的世界第一富豪,正在面临醒过来之后如何转身;还有阿里的支付宝对银行的冲击……这种跨界的竞争,你感受到了吗?
冲击来的如此迅速和猛烈,以至于有人干脆断言:“最彻底的竞争是跨界竞争!一旦人民的生活方式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来不及变革的企业,必定遭遇前所未有的劫数!醒来的速度不够快,就不用醒了,免得伤心。”
跨界来势汹汹,其实是企业家创新谋自救之举。在后金融危机时代,需要重构的不仅是经济版图,还有企业版图。面对金融危机留下的一片废墟,企业需要创新来突出重围;面对现有产业这片竞争已经白热化的红海,企业渴望到蓝海中去寻找未知的市场空间。也许,对大部分企业而言,坚守主业、做强主业还是不二选择,但是必须看到,跨界者以前所未有的迅猛,从一个领域进入另一个领域,企业的门缝正在裂开,行业边界正在打开,谁知道下一个被跨界者攻下的城池是哪一个?所以,有的企业家已经有所悟:“在三五年的时间里,企业频繁地跨界,肯定是一事无成。但是在二三十年的时间里还没有跨界的话,这个企业一定只是一个作坊。”
时势造英雄,跨界来势汹汹,其实更是时代的必然。网络时代,大家都智能了,都能电商了,都有物流了;资本全球化时代,大家都PC了,都“杠杆”了,腰杆都硬了。消费者的习惯、企业内部的结构、商业销售的模式,都已经或正在被改写。就像那条微信说的:“未来,酒吧还是酒吧么?咖啡厅还喝咖啡么?酒店就是用来睡觉的么?餐厅就是用来吃饭的么?美容业就靠折腾那张脸么?肯德基可不可以变成青少年学习交流中心?银行等待的区域可以不可以变成新华书店?飞机机舱可不可能变成国际化的社交平台?你不敢跨界,就有人跨过来打劫!”
世界都成“平”的了,企业还能在自己的角落里固守多久?海尔的张瑞敏曾经说:“没有成功的企业,只有时代的企业。企业的成败,关键在于能不能跟上时代的变化,不能跟上时代的变化就被别人超越。所以对企业来讲最大的挑战就在于,不能有思维定式,要永远面对颠覆性的创新。”跨界毫无疑问就是一种颠覆性的创新,不管你是攻还是守,都要用跨界思维来武装自己。因为,即便你不跨界,也会因为别人跨界而有了新对手。
《 人民日报 》( 2013年07月29日 19 版)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