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

半月谈:基层干部该不该走读

2013年07月21日19:34   来源:半月谈
【字号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城乡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中共湖北省委办公厅 熊国兵

当下的干部走读,其实是城乡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首先,乡镇政府职能转型为干部走读提供了空间。以往,乡镇政府承担着税费征收、计划生育等繁重任务,基层干部大多被此所困,需常住乡镇,与百姓频繁打交道。乡镇综合配套改革和农业税费改革,无疑为乡镇干部松了绑,乡镇党委政府工作日益“机关化”。

其次,乡镇干部的来源变化为干部走读提供了直接动力。公务员逢进必考以及乡镇主职干部大多由县城下派,乡镇干部来源日益“外地化”。而外来或下派干部的家大多已安在县城,为方便家庭生活必须往返于城乡。

最后,交通、信息条件的改善为干部走读提供了保障。如今交通便捷,通讯发达,很多乡镇建立了政务值守制度,出现突发事件或紧急情况,可以遥控指挥并急速返回。

还是要和百姓在一起

江苏省赣榆县人民法院 王宝鸣

十多年前,我曾在距离县城最偏远的一个乡镇工作过。离县城远,加之公车、私车都不多,家在外地的工作日都住在乡镇。回忆那些日子,除了经常在办公室通宵达旦忙工作,大家还经常一大早或晚上就下到村里、户里,找村干部、村民做工作。

虽然挺辛苦,但大家都很坦然,深知这就是我们的工作,就应该这么干。乡上的党委书记,更是把自己的爱人从县城调到乡里工作。这在当时并没有多大反响,但我们离开这个乡镇十多年后,每每提及历任党委书记,那里的群众无不对他们竖起大拇指。

万不可小视和群众的“三同”,尤其在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当下,不能和老百姓同吃、同住、同劳动,岂能和老百姓同心、同德、同奋斗?

让走读干部安营扎寨

江苏省泗洪县县委 胡昌方

乡镇干部走读之弊至少有四:耽误正常上班,减少工作时间;分散思想精力,影响办事效率;公车往返接送,增加财政负担;违背党的宗旨,有损公仆形象。

为了加强党政干部勤政廉政建设,苏北泗洪县的不少乡镇,自觉把克服干部走读作为转变工作作风的一项重要内容。

首先,他们认真对乡镇干部进行“德、能、勤、绩、廉”教育。其次,在妥善安排好干部食宿的前提下,约法三章:每周一至周五按时点名,考勤干部在岗情况,每晚抽查干部住宿情况。再次,明确规定除双休日、节假日和因公回城外,每月走读3次者,对其点名批评;走读5次以上者,按违纪行为予以严肃处理。此招一出,果真灵验。目前,泗洪各乡镇在党委书记、乡镇长的带动下,凡应吃住在乡镇的干部,都能安营扎寨。

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约束机制,切实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主官带头执行,身边有典型,学习就有榜样,干部走读之风自然能刹住。

(责编:杨丽娜、常雪梅)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焦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