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 声
2013年06月20日08:01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不同国家在人权领域开展的交流与对话,对促进世界人权事业健康发展是好事。交流与对话的基础是平等和相互尊重
近年来,不同国家在人权领域开展的交流与对话增多,中国与近20个国家或机构建立了人权对话或磋商机制。这对促进世界人权事业健康发展是件好事。由于历史背景、文化传统和发展阶段各异,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在人权领域面临的挑战和优先任务不尽相同,在人权问题上会有不同看法。建设性的对话有助于增进相互理解,通过交流互鉴来推动共同进步。
然而,一些西方国家的态度和做法让对话与交流的效果打了折扣。
个别西方国家在对话中容易自我感觉太好,喜欢以教师爷自居,一副唯我独尊的派头,摆出兴师问罪的架势,像教训小学生一样指手画脚。对话双方地位是平等的,都应有充分的表达权和话语权,不是你主我从、你说我听关系,更不是医生与病人、法官与被告的关系。只有在平等和相互尊重基础上的交流与对话,才能真正坦诚沟通,从而加深理解,相互借鉴。
部分西方国家搞双重标准是损害人权对话与交流效果的另一重要原因。这些国家奉行“宽以待己、严于律人”哲学,对自身的人权问题常常只字不提或以本国具有“良好的”政治、社会和司法机制来搪塞,总是揪着他国子虚乌有的“小辫子”不放,指责他国人权状况不断恶化。
其实,任何国家都存在这样那样的人权问题,也都设立了相应的机制。西方国家要反思自己的问题,不应盲目相信自己的机制是万能的灵丹妙药。比如说,国际金融危机的发生就表明西方国家的一些机制和制度出了问题,是失灵的,西方许多知名学者正对此进行反思。双重标准还表现在批评指责的对象上。如果一国是自己的盟友,或比较听话,即使其人权记录再差,某些西方国家也会选择性忽视。
也有一些西方国家以对话国满足其多少要求、接受其多少理念来评判对话成功与否。平心而论,任何国家都不可能接受那些本质上改变自己基本政治制度的要求和理念。正如他国不能要求西方国家改变资本主义理念一样,西方国家也不应要求发展中国家改旗易帜,接受西方自诩为先进的模式和道路。多样性是人类文明的基本特征,世界也因此才丰富多彩和充满活力。
在人权问题上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保障人权没有完成时,只有进行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府和人民在促进和保护人权方面付出了艰苦努力,成就有目共睹。老百姓过上了更好的生活,并在法治的环境里自由行动、畅所欲言。当然,中国人口多,地区差别大,发展不平衡,在进一步改善民生和人权状况方面还存在不少挑战。我们对自己的问题有清醒认识,正在不懈奋斗,攻坚克难,依靠自身努力,推动人权事业取得更大进步。
《 人民日报 》( 2013年06月20日 05 版)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