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拯
2013年05月27日08:16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要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在生态文明重要性日益凸显的今天,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一论断发人深省。
“绿水青山”也是“金山银山”。且不论肆意破坏环境的粗放发展模式难以为继,也不说良好的生态环境能够增强招商引资的吸引力,单从民生角度来看,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而人是生产力最核心的要素,环境好了,老百姓的幸福感提升了,才能更好地发展生产力。
从求温饱到要环保,从重生存到重生态,人们的环保意识空前提高。雾霾天气、饮水安全、地下水污染,集中暴露的环境问题成为群众的集体焦虑。近些年来,环境问题屡屡成为公共事件的重要诱因,这就说明,环境问题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更是一个关乎和谐稳定的社会问题、政治问题。没有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发展生产力只是一句空话。
“少数人靠觉悟,多数人靠制度”。建设美丽中国,实现永续发展,应该将抽象的价值理念转化为严格的制度安排;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等指标纳入评价体系;对那些不顾生态环境盲目决策、造成严重后果的人,必须追究责任。这样,有思想引导,也有制度约束,才能走出一条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共赢之路。
《 人民日报 》( 2013年05月27日 01 版)
相关专题 |
· 热点·视点·观点 |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